读书笔记《当起点很低理想很高时:高考落榜到牛津大学的逆袭之路》

作者韩一

简介:韩一因为不努力学习而高考落榜,受此打击后并没有倒下,却决心叩开牛津大学的校门。于是,从零开始改学理科,半年后成功考取英国伯明翰大学。没有考过雅思的他孤身来到英国,听不懂英语,听不懂课,跟不上进度......无数次令人近乎绝望的处境,以令人难以置信的坚韧抵抗命运的煎熬。3念后到了牛津大学的门口,却被拒绝......走投无路之时,再次用坚韧与创造力,抓住命运的一线生机,5天5夜学习了量子物理、计算机科学、纳米材料、化学,最终打动了牛津大学教授,破格发出硕士、博士双录取。

摘录:

追梦,只带“内因”上路

追梦,只带“内因”上路佛说“内因外缘”,“内因”是因,世界是缘,因缘相会,决定了我们的命运;我们所取得的成绩,都是一个人的“内因”在这个世界物化的结果。

当理想的种子萌芽,我们年轻却一无所有。精彩的人生,就是年轻的我们,从很低的起点,将自己的“内因”物化的故事。

培养成功“内因”,让我们真正找到“命运自在掌握”的真理。 谨以此书献给有梦想却找不到方向的人献给有目标却怀疑能否实现的人献给走上寻梦道路却看不到希望的人

“生命中的一切都不是偶然(Life doesn't just happen to you)”,澳大利亚电视制片人Rhonda Byrne曾言。看似今天发生的事情,其实很早就已经开始发生着了,只是今天以我们能发现的方式呈现。

这就是我的第二课:我很笨。但这并非全然是坏事。对自己的这点认识,使我没有依靠天赋的想法。一个人相信自己拥有足够天赋,便也永远失去了为目标付出足够努力的可能。

年幼的我还没有完全学会社会的价值观,社会将贫穷描绘得比真实的它更加可怕。或者说,社会价值观才是贫穷之所以可怕的最大原因,如果仅仅是物质上的拮据,似乎并没有那么可怕。

200块和200万能做的事情是不一样的。拥有200万的时候,我们可以拿20万买车;有200块的时候,一个父亲可以教会他的孩子坚强和诚信。

穷光蛋可以忍受一切不公平。换句话说,人至低则无敌,这个社会,无法伤害一个穷困潦倒的人,因为他们本来就没有太把自己当回事。

我们贫穷的时候,真的很苦吗?这种“苦”都是后来生活改善以后,遥想当年,然后臆想出来的:那时生活很苦吧。真正苦的时候,我们是没有闲心去体会苦的。

我喜欢穷人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是如此踏实。没有浮夸,没有骄傲,没有虚荣。穷光蛋们,是不受面子与惰性的束缚的。

如果要找到一群幸福的人,似乎他们并不一定特别富裕。看得见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这样的人离幸福应该不会太远。除非一个人有着难以满足的欲望,即使他比前者富有得多,依然难以幸福,现实生活、幸福与欲望,有着有趣的关系。

不仅因为它是我快乐的童年回忆,还因为它让我看到,当一个人一无所有的时候,就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生活不能把你怎么样,人也真的输不到哪里去。

文字罗曼史序思想本是一件无形的东西,文字使得知识和智慧可以被物化。书本的发明和演化,使得知识和智慧得以超越时空被储存和运输。

阅读,在本书所要讲述的故事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定程度上,阅读是我日后陷入生活低谷的罪魁祸首,同时又是在我遭遇挫败之后,故事得以继续发展的底层积累。然而,起初的我,并不喜欢阅读。

“热恋”“在我们被束缚在一个地方时,阅读让我们重获自由(Reading give us someplace to go, when we have to stay where we are—Mason Cooley。)”我的精神获得了自由,这份自由,对当时的我来说已经非常珍贵。

我体验到了将一本好书读完后的怅然若失。

或许一个真正聪明的人,他的睿智并非来自他的智力,而是他选择和吸收了历史上智者的思考精华的结果。

自从印刷术被发明以后,要成为一个愚蠢的人,就不仅仅需要一个又笨又蠢的大脑,还必须外加一个足够懒惰的个性才行。自从书本开始普及,勤劳的笨蛋就在这个世界绝迹了。

大部分时候,世界上真正珍贵的东西:空气、水、阳光、智慧……对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人的大部分特权只体现在那些极其琐碎、细微的事物上。但是人们的绝大部分的精力,都关注在那些微小、却被我们内心无限放大的差距上。这些微小的差距,同时制造着我们内心巨大的落差。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应该给予那些得不到这些最珍贵东西的人:缺乏干净水源的穷人,没有干净空气和蓝天的城市人,不能获得足够智慧从而幸福的人等等,应有的同情与帮助。

英国诗人奥斯卡·王尔德先生(Oscar Wilde),在其作品《道林·格雷的画像》(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中这样的感叹:“今天的人们知道一切事物的价格,但对它们的价值一无所知(Nowadays people know the price of everything and the value of nothing.)。”

与此同时,不同领域的知识,就像化学物质一样,在我们的大脑中相互作用和反应。不同知识相互结合,便会产生新的创意。所以越是知识丰富的大脑,往往越具有创造力。

不仅如此,正如前面提到的,书本帮助我们超越物理时空的局限。若不是书本,我们亦只能以身边最优秀的人作为榜样,但是书籍使得我们得以认识人类历史上的真正英雄,让他们的勇气与坚韧成为我们的榜样。[

与此同时,阅读不可避免的后果是将人变得孤独。并不是让人觉得孤单,而是越来越喜欢独处。

也是在那段“桌下恋情”中,我偶然间遇到一本书,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的一个练习:找一个小时,拿一支笔,为自己列一份理想的清单。我并没有花一个小时在这件事情上,我只用了5分钟,便将盘旋在大脑中的愿望写了下来:抓一只尼斯湖水怪(十年后,去了尼斯湖,没看到水怪);去雪山拜访瑜伽行者(去了雪山,没有遇上瑜伽行者。听了活佛讲述在山洞修行的故事);成为一名科学家(虽然我根本不知道科学家是做什么的,但当时的我认为科学家是最厉害的人);娶一位美丽、善良、不和我争吵的姑娘(可见当时我还处在年幼无知的年

我们不需要去听一个人说“我想成为……”,他今天正在做着什么,预示着他的明天。

时间投资必不可少的是:目标[插图]。目标是我们判断投资回报率的参照系。于是,时间利用的评估法则,可以被总结为:我们将多少时间,用在了帮助我们实现目标的事情上。时间投资的目的,不是让我们变得更忙碌,而是更高产。我们常常假设,变得忙碌,就更高产了,事实上,这两者可以毫无关系。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终日奔波,但却碌碌无为。无目的性的忙碌[插图],就像财富投资而不考虑投资回报一样荒谬。[插图]

到了深夜,我的内心是挣扎的。我知道时间已经很晚了,早过了睡觉的时间,但是我又为这一天的收获太少而不甘心。于是,我一边不愿停止对智慧结晶的采集,一边又告诉自己应该睡觉。久而久之,长期的内心挣扎与生活不规律,使我患上了严重的神经衰弱,我开始失眠。

我已经隐约感觉到,世界是一个充满刺激的冒险乐园。沉迷于网络游戏的人,是因为他们没有视野与头脑,在这个真实的乐园学找到刺激与欢乐。

走后门就在这个时候,一件事情闯入了我愉快的生活,而且类似的事情还将在我的生活中反复上演,成为我未来几年的烦恼。

放学之后,我不做任何功课。因为离开学校的时间,是我同“旧颜新欢们”寻欢作乐的时光,我严格遵循着

“时间投资”的指导,将尽可能多的时间花在我认为重要的事情上。

今天的我不会再这样做。在哪个城市生活和学习,一定程度上比进入哪所大学更加重要;大城市带给我们视野,对塑造我们的眼界和思维非常重要。

同3年前不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自己的生活负责的意识已经萌芽。虽然远没有到领悟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但是我清楚地知道,自己接下来,应该进入一所大学。

我错误地以为,幸运是生活的常态,通过短暂的努力,我已经补偿了曾经放荡不羁的生活,将顺利进入大学。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快乐地幻想着在海岛上享受阳光海滩的情景。 然而,这一切只是我对现实的误解,生活还没有显露它的本色。

舒适生活中的人,连午饭吃什么,都可能成为伤脑筋的难题。富足与贫苦,到底孰是孰非,幸福到底藏在怎么样的生活里?这或许是对“幸福并非来自处境”的很好注解。

事实上,我们生活中的任何一种成功都是“当下”的。每一个成功,都是在一个特定环境下、特定时间上的成功。如果我们错误地将自己的成功全部归结为自己的智慧,现实会很快给我们补上一课。只不过我们总是很难完全客观和理性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自觉的地将任何功劳归结到自己头上,就像我们本能地为每一个错误寻找替罪羊一样。

人们在欲望与惊恐的反复折磨中,将钱输给那些真正懂得游戏规则和自律的人(或者说,我们输给了自己)。

我望着这本刚刚读完的书,思绪被带得更远。在股票、期货等各种市场赚钱并非不可能,而且成功的投资原则并非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它们已经被记录在书本里。“股神”巴菲特先生(Warren Edward Buffett)是我们最熟悉的投资者之一,他是“价值投资”最成功的实践者,许多人甚至以为“价值投资”是巴菲特先生的创造。而事实上,在大约1个世纪以前,就已经有关于“价值投资”的记录。这本《股票作手回忆录》里就有这样的记载“他们想到的是价格,范德比(Cornelius Vanderbilt)想到的是价值!”作者还引用了一句话托马斯·伍德洛克先生(Thomas F. Woodlock)的话,可谓意味深长:“股票投机成功的基础,是假设未来大家会继续犯同样的错误。

投资股票像所有赚取财富的方式一样,是一件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学习与付出的工作,还需要耐心与自制的特性。人类的贪婪与惰性,使得我们忽略这些事实。

或许此刻的我也一样,高考的落榜,甚至不能说是一个“失败”,我想到,在过去的学生生涯里,自己并没有付出太多努力。我们常常将缺乏足够付出,而导致的不成功,称为失败或者不幸,这是对“失败”这个词语的误解——没有全力以赴地尝试过,何来失败一说?

想到这里,我更加平和了一些,失败是我曾经的选择的必然后果而已。

他们之所以投身股市,是因为有可以投资的资金,同时有赚快钱的欲望,而不是因为他们具有在股市中生财的办法(这或许是唯一进入股市的正确理由,但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客观的判断呢。我们的背后都站自恋和贪婪。

我又得出了同样的结论。他们是注定的猎物,股市每时每刻都在波动,股市的波动刺激着股民的神经,而大多数股民,会迷失在股价的小波动中,心情随着股市的起伏而坐上了过山车——情绪是理性思考的大敌。人类有着丰富的

感情:欲望、恐惧、压力……这注定了人类是糟糕的投资者,成功的投资需要完美的理性。

这个世界充满着懂得游戏规则的人,对世界上其他人的抢夺。“最大的敌人不是股票市场,而是他自己。”我的眼前浮现出书中的名言。

在《股票作手回忆录》出版的25年后,巴菲特先生的老师本杰明·格兰厄姆先生(Benjamin Graham)出版了关于“价值投资”最权威的著作——《聪明的投资者》。在格兰厄姆先生的观点中,所谓“价值投资”,首先是长线投资,这里所说的长线,至少是10年以上,而最佳的状态是将视野放大到终身投资。股票时刻都在波动,会偏离股票的价值。我们要做的,就是发现价格与价值发生严重分离的股票,对其进行投资。或者对于那些优秀公司的股票,买入并长期持有。在这个过程中,忽略市场的起伏……

“股市时刻在波动,我们忽略市场的起伏,股票的价格终将反映它的价值……”

我捕捉到了那个闪现的念头:长期决定股票价格高低的,是“价值”,它们价格的波动都只是暂时的。那么……那么决定一个人高度的,是这个人的“内因”,他处境的好坏都是暂时的。

股价在不停波动,有时偏离了它应有的价值。但是,最终决定股票价格的

是它的价值,这就是为什么价值投资可行的根本原因。

我的头脑异常活跃。什么是“内因”?它是“成功因”,是“成事因”。“内因”是一个人要做成一件事所需要的所有素质和性格的总和。这些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最终决定我们能否做成一件事。能走多远的东西囊括了:勤奋、坚韧、耐心、看待每一个机会与挑战的思维方式等等。

“内因”是因,世界是缘,因缘相会,决定了我们的命运。[插图]我们在过去或者未来,所取得的成绩,都是“内因”在这个世界的物化。我们总是喜欢追求“看得见、摸得着”的成绩,然而,真正决定一个人未来成就的东西,大部分都是不可以测量的。俗话说:成功的人在哪里都成功。这正是因为成功人士具有了成功的“内因”。一个人今后所获得的成就,无论是财富、地位、名声,都是一个人“内因”物化的结果。

阅读与“内因”意外的发现吸引了我的全部注意力,我竟忘却了高考的落榜。刚刚的发现,使得我的内心被勇气所鼓舞。我好像找到了掌握自己命运的办法。

阅读使我在高考中落败,但是,读书是完善“内因”的过程。

借助书本,我的视野超越了周围的人和事。得以观察历史上真正英雄人物的经历和选择。他们是我们参照的对象,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的懦弱和不自制。

阅读是一种安全的冒险,在我们还很脆弱、容易放弃的时候,在大脑中经历别人的处境。我们不需要做出选择,比我们更坚强的主人公替我们做出决断,然后随着故事的推进,向我们展示着当我们选择“坚韧、勤奋……”时,接下来的故事会怎么发展。在这个过程里,我知道了勤奋、永不放弃的价值(“坚韧和勤奋”的本质,是我们对生活的一种判断)。这些用自己的生命书写了非凡故事的人,向我展示了人生的可能性和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这一切对我的价值观形成实在太重要了,它们铺垫了我最底层的“内因”。

但是,无论我们学习多少,只要这些内容不在考卷上,高考便不会给我们加分。

高考是间接地对我们“内因”的一次测量。如果我们将自己的“内因”用于提高考试成绩,那么,高考就是一种相对客观的评估我们的方式。然而,我没有将自己的“内因”和时间用在准备考试上,所以高考并非我“内因”的反映。

最终决定一个人高度的是他的“内因”。但正如股价会偏离价值,人的处境会偏离他的“内因”。我思考着,那样的话,目前的处境,便是“考试”对我的错误评估。我相信自己的判断,过去的生活绝对没有被荒废。这番思考,让我找回了自信。

我们都只能生活一次,人生对年轻人来说是一条漫长而未知的道路,这个道理好似天经地义。但事实上,它又是如此荒谬。我们可以通过“在别人的故事里,预览人生”,来获得判断力(阅读是一个增加人的判断力的过程)。事实上,人生中有如此多的选择,毫无准备地上路,无异于拿一生的幸福作为筹码进行赌博。

每一个怀揣青春资本的人,都应该在开始投资自己的青春资本之前,在别人的故事里,把人生走一遍。

别人的故事”后,用这句话共勉吧:让我们站得更高些,以人生全局的视野去眺望,今天无论多么大的成绩,或者多么糟糕的失败,放在人生长路上,都不过如此罢了。我们的最终位置,将由“内因”决定。

在我们年幼的时候,把考试成绩看作一切的中心,59分还是60分牵引着我们的心情曲线,于是少年时期的我们拼命学习;10年后,我们发现,当年的分数是95还是59分,真的没那么重要,在社会上,靠的是“本事”;当我们成为了青年,我们以为“本事”最重要,它给予我们成就与事业,于是我们拼命打拼;又过20年,当我们终于拥有了财富,发现渐渐失去了健康,人们最珍视的是健康而不再是财富了,我们开始比健康;10年又过去……于是,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每到一个阶段,都发现自己辛苦换来的这种东西“不流行”了。于是,我们的一生,就是在别人的眼光里,过着“赶不上趟”的生活。这是因为我们永远在追求那件受到我们周围的人肯定的东西。我们在不断的“赶不上趟”中,渐渐耗尽了一生的时间。

眼前的挫折,打断了我顺水行舟的生活,它给了我一个思考未来生活的机会——挫折是我们发挥想象力的契机,将挫折变成生活中的有意义的转折是极大的乐趣。

在身后的书堆里,有一本小册子里记录了这样一句话:你有一个梦想,就是你有能力实现它的最好证明(多么正确的论述啊!)。人们有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对于一件高不可攀的事情,我们会自动屏蔽对它的渴望。

但我有更重要的东西——“内因”,它们才是实现一个梦想的底层原因。如果我有勇气、勤奋、毅力、永不放弃……我将带着它们踏上旅途,这些抽象的词语,会在故事中变得具象;在这条路上,勤奋会让我每一天都前进一点点;在压力与精疲力尽的考验下,毅力将支撑我继续前进……最终它们会将我们带到很远的地方,来到与我“内因”相适应的高度。

顺水推舟的生活?让它见鬼去吧。 我感谢过去的生活。它赋予了我眼前的挫折,但为我准备好了过一个真正有意义生活的视野和内因。

眼前的机会,或许是唯一的机会。我意识到,决不能让这扇大门关上。Every accomplishment starts with the decision to try.John F.Kennedy

当我们对一件事情,有足够渴望的时候,我们一定会找到实现它的办法的,不是吗?

“时间投资”在这种情况下紧紧地抓住了我,我开始失去对其它一切事情的兴趣。

虽然学校规定学生必须住校,但我决不能在这个时候休息,“时间投资”告诉我,我需要额外的时间,来弥补我与目标之间的差距。

半个小时后,我回到了家里。我的身后,依然堆放着曾经的“情人们”,但自从进入新的学校,我便再也没有机会与它们缠绵了。我的全部心思都被那个目标吸引。

夜已经深了,台灯下,我翻阅着物理书。在一个章节的末尾,我的眼睛停留在一段文字上:100多年前,英国皇家学会主席开尔文勋爵(Lord Kelvin)说过这样一句话:“比空气重的飞行器是不可能存在的。”显然,他忽略了人的渴望与坚持的力量。

低谷、逆境或者挫折的一个副产品,是谦逊与反思。我们处在顺境中,难免自我膨胀,那时的我们很难看到自己的不足的。逆境给我们一个反身自省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看到自己的不足,寻找提高自己的方法。所以,逆境是一种看似止步不前,实则真正在“进步”的状态。

正如弗吉尼亚大学商学院的萨拉斯·D.萨拉斯瓦西博士(Dr Saras D. Sarasvathy)所说:“行动中的创造力与思考时的创造力是截然不同的。思考

不一定要先于行动。实际情况大都也是如此”。

挫败并非坏事,关键在于你如何利用它。失败可以是一个机遇。

着眼前的景象,我无比喜爱自己过去的生活。如果我因为胆怯,而没有尝试;或因不够努力,最终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当我有一天,面对眼前的这一幕,将是何等地惭愧?

低谷有两种,一种是时运不好,一种是好运气走了。我所处的,正是第二种。如果我们抱怨前者还有一点点道理的话,我实在找不到理由,为后者发一丝丝的牢骚。

很多时候,好运使我们到了一个不该有的高度,运气走了以后,我们发现“高处不胜寒”。这不是低谷,这只是一种回归。如果连这都不满意,那么我们太没有自知之明了。到现在为止,我认真学习理工科学和英语,不过不到1年的时间。

当你对完成一个目标有足够渴望的时候,最微小的与它无关的事情,都是一种痛苦。

世界上最难的事情,不是用勇气、胆识做成的。那些事情只需要在一瞬间咬一下牙;最难的时候,是日复一日,精疲力竭却挣扎不前的状态。前者是一瞬间的痛,后者是一种无休止的煎熬。

我继续低下头看书,我知道顺境是没有人会放弃的。所谓失败的人,就是在逆境中放弃的那群混蛋。

今天的处境,是过去生活的结果。过去“放荡不羁”的生活,与短暂的努力,共同决定了我今天的处境。

但是,书本已经教会了我勤奋与坚持的价值。人之所以会放弃,并非因为巨大的挑战,而是我们内心的绝望。

每一个人,都会说自己曾经努力过。但是,那些今天挂着一副郁郁不得志的表情的混蛋,会加上一句:“但努力没有用,努力并没有帮助我们实现理想。”

放弃目标?让这个念头见鬼去吧。失败和放弃是两回事,失败是竭尽全力后发生的;放弃是失去勇气时发生的。

获得真心的帮助,不在于我们如何讨好对方。如果我们足够努力,任何人都会向我们伸出援手——别人愿意为帮助我们付出的努力,与我们自己付出的努力成正比。

时光不紧不慢地走着,它们并不在乎我几乎绝望的处境。我也已经不再将眼光放到自己的处境上,而是将那一点点精力,也用到了追赶进度上。

林语堂先生说得更好,“有时他也在日没的小径上走,到了晚上小径就看不见了。(只要我们在黑暗中坚持走下去)曙光又会再度照临小径,随着新的一天的来临,他又走向阳光耀眼的康庄大道。”

过去一年来,我曾陷入迷茫、无助、看不到希望,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再多坚持一会,这一点点的坚持,将给予我们最终的胜利,以及宝贵的经验。一个最直接的经验就是:当我们尝试了

所有方法,身心疲惫至极点之时,只要我们依然坚持,转折往往就在这个时候到来。

林语堂先生说得更好,“有时他也在日没的小径上走,到了晚上小径就看不见了。可是曙光又会再度照临小径,随着新的一天的来临,他又走向阳光耀眼的康庄大道。”

除此之外,我还发现一个秘密:虽然我并不聪明,但是,当我们专注和用心做事的时候,我们就会变得比自己更聪明。

如果我们不在看不到希望的时候,像满怀希望一样时做事;在逆境的压力下,依然进行理想的思考,并执行理性思考的结果,那么即使情况发生好转,我们也将失去达成目标的可能性——这比仅仅度过逆境本身需要更大勇气与毅力。

注意:到此为止,我没有提到一个“学习英语”的秘方,我所提到的方法,依然是在“渴望(实现我的目标,需要学好英语)”与“坚持”。

贪心作祟,鬼上身如今漫天飞舞着:一周练好钢笔字、10天单词突破5000、一个月听懂BBC之类的宣传。这些宣传的一个共同点是:强调使用某些“速成方法”,可以绕过艰苦努力,快速达到目标。然而,这些所谓“方法”,不过是商家赚钱的方法,并不是学英语的方法。

具体到学习英语这件事情上,就是我们会相信有可以不付出太多努力,而在短时间内提高英语的办法。

让我们再回味一下本杰明·格兰厄姆先生的话吧:“我们要战胜的,永远是自己”。

我们的朋友还在寻找方法吗?如果他的答案是“是的”,他的英语一定不好;如果他不喜欢这个武林秘籍:——死记硬背+坚持,几年后,他的英语还是不会好。

耐心的智慧每个人都渴望取得成绩,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付出相应的努力。

生活中的事情,因为没有明码标价,我们忘记了这个最基本的交换原则:一分价格一分货。付出少的人,得到的就少(比如:很差的英语);有的人付出了更多,那么他得到的更好(流利的英语)。“一分价格一分货”这个交易原则在生活中的表达方式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这是最简单的交易法则,我们付出相应的价格,得到想要的东西。如果我们付不起这个价,又为什么而抱怨呢?

人们抱怨“不公”,从来不是真正地抱怨不公平,他们只是抱怨好运没有降临到自己头上。人们期望“好运”能在我们付出不多的时候,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在初中和高中时代的我,正是如此。

然而,事实上好运并不神秘,它只是当我们的付出积累够了,自然而然出现的那个机会而已。

所以,在我们付出不够的时候,无需抱怨;在我们付出了足够的时候,我们再也无需抱怨。这样,我们不难推断出,世界上每一个爱抱怨的人,都是没有资格“抱怨”的。

通过阅读和实践(“修身”)获得的“内因”往往属于后者。但最终错过目标的人,大部分都是因为没有能完成这些冗长而没有效率的事情。事实上,我们很多真正重要的品质:耐心、坚韧、淡定、执着,是在这些不立竿见影、好似非常没有效率的事情中生孕育出来的。

我眼看命运将一个人的努力全部归零。

我们竭尽全力实现梦想,命运却可以给你残酷的打击。当梦想的火光,再次消失在不可冲破的迷雾之后。梦想与责任激烈冲突……我们必须接受,自己在一个极不完美的世界打拼……这是坚持下去,取得胜利的前提。

人们之所以愿意相信灵魂的不灭与身后的世界,是因为人类对死亡本能的恐惧。于是,“对于有信仰的人,死亡便是永生之门”(《失乐园》)

是我们大脑中的事情,决定了我们的感受,而非在哪个城市。往返于世界各国的人,何时曾脱离过原来的生活?

那样的话,即将开始的旅行不过是我们到一个新的地方,过“原来的生活”的一种方式。

最成功的商品我们如果将商品分为两类,一类满足人们对物质的需求,另一类发掘人们的精神需求。现实中,许多商品兼具以上两种作用,比如奢侈品——它既满足了我们的物质需求,也满足了我们的精神需求。

社交网站是一个提供宣传那个我们希望别人眼中自己的样子的地方,同时也是“满足被关注”和虚荣的场所。对如此“刚需”的精神需求的满足,是社交网站成功扎根于人心的原因。

其实我们无论到了哪里,还是生活在一个小型的、移动的“原来的社会”。这个移动着的“小社会”被旅行车一路承载着,“上车睡觉,下车拍照”,使得旅行更像是一种行为艺术。

我对旅行的人数,有这样一个比喻。假如一个人旅行,与当地发生互动是100%的话;两个人旅行,这种互动至少有一半被转移到旅伴身上,所以不超过50%;3个人结伴而行,只剩25%;而超过4个人的旅行,感受当地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从旅行团带回的对一个地方的认识,大部分是极不全面与充满偏见的。

这是为什么我喜欢一个人旅行,在外行走,自然要有更多“外遇”才好。

有质量的旅行是需要功底的。我们要具有足够的历史、文化储备,对美的感受能力,才能进行“神形兼备”的旅行。深层次的旅行,并非由眼前的景物所制造,而是被与它们相关的故事所感动。

中文导游熟悉当地风土人情的导游的解说,正是通过对知识的恶补,提高我这等没有文化的独自旅行者,旅行体验和价值的方法。

导游并非一定来自旅行社。那里的导游价格昂贵,而我想找一个免费且说中文的导游。对此我自有一套。

这是典型的高福利国家思维,他们已经不再把追求金钱作为人生目标,而是转向对“生活体验”的关注。这种思维方式,在英国也很常见。

同时,在高福利国家的人,会对社会公平、弱势群体有着更多同情与思考。对他人的同情,以及帮助他人的愿望,在自己的生活需求被很好地满足之后,才会变得明显。同情心是需要物质基础的,或许,这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成就。

一位美国的投资家是这样说的,如果把一个人置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表,比如:美国、英国、德国;然后把他带到中国的东部沿海城市,他会从中国人的生活节奏与对财产的兴趣,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国是最“资本主义”的一个国家。除了中华民族本身是一个勤劳的民族外,正是最典型的“资本主义”对人的驱动,使得中国人实现了高速的发展经济。换而言之,中国的经济发展,是极好使用了“资本主义”精髓的结果。

在这个资源有限的世界里,零和游戏不可避免。我们获得越多,他人获得越少;他人获得越多,我们的利益将受到损害。如果我们愿意为他人的收获而快乐,因他人的快乐而快乐,这个世界绝大多数的不快乐与纷争都将消失。以自我为中心,是我们永远不得快乐的原因。

一个国家,接待重要访客的汽车,是临时调集的出租车,这不失为让我喜欢上这个国家的一个理由

寻梦的道路,变得从未有过的艰难。我离梦想从未有过的近,却又从未有过的远。但是,短暂的休息,已经让我下定决心,哪怕希望再渺茫,我也绝不放弃对梦想的追逐。

挫折是我们发挥想象力的契机,将挫折变成生活中有意义的转折是极大的乐趣。”

最终决定?见鬼去吧。在我没有同意以前,没有“最终决定”。

很快,我做出了决定:我要去敲开那个未曾谋面的导师的门。在牛津,我会遇到什么?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一个最朴素的道理:只要我们去做了,就会制造一丝机会。

我的第一次牛津之旅一个天资欠佳,却渴望获得马拉松冠军的运动员,终于参加了比赛,但当比赛结束的时候,他还没有跑到终点。

如果,两年多前,我没有能够站在那座建筑前,我会有多看不起自己。

被驱逐的寻梦者别因为有梦想,就把自己当一回事。有梦想,一点也不伟大。

这个世界一点不缺做着白日梦而从未将它们实现的人。世人对你的尊重,来自于你将梦想实现的程度。

追梦,是在绝望中保持希望的过程

追梦,是在绝望中保持希望的过程

我们只要采取行动,就一定会发生一些什么——但不要期望,每一次都可以收获我们所希望的结果——那样我们会很容易放弃。

汽车不知道行驶了多久。我的脑海里出现了卡耐基梅隆大学兰迪·鲍什教授(Prof Randy Pausch)的一句话:前进的道路上,砖墙的存在是有道理的。

它不是为了拦住我们,只是让我们可以证明自己到底有多想到另一边去。在7、8年前的一节数学课上,桌子下摊开的小书里,我看到了这句话,我将它从书上剪了下来,夹在了日记本里。

当失败足够彻底当你失败得足够彻底,你就产生了对命运的掌控感。

这是一种奇怪的体验,明明跌到了谷底,却充满必胜的信念。我此刻明白,对命运的掌控感,除了来自极端骄傲之时,更强大的掌控感,来自跌到谷底,我们的全部渴望被激发之后

每一个今天光彩的人,背后一定有许多不为人知的酸楚,他的风光一定是用无数挫折堆积起来的,这些故事太多,也太过琐碎,他们不会站在台上告诉你。

“人生而自由,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枷锁之中”,没有人阻止我们的冒险,没有人阻止癞蛤蟆对天鹅的馋嘴。

甚至没有人告诉过我,我已经失败,不是吗?

只有我们自己的惰性、胆怯、虚荣、面子在束缚我们——束缚我们的,从来就是我们自己。足够的渴望,正是打破枷锁的利器。

我是多么幸运,老天不仅将赋予我想要的,它还要给我更多(我是如此确信自己会赢)。我感谢今天的挫折,但老天更加慷慨,它还将让我继续经历。在接下来的一段旅程里,我定将收获更多。它是如此慷慨!

只要没有放弃,故事就将继续。就像这个章节之于本书,拒绝不过是一个章节的结束,只要我们依然坚持,故事就将继续。

失败只有在停止尝试的时候出现

为了完成一个挑战,你拼尽全力。当你正准备让已经到极限的身体缓一口气的时候,命运却给你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它要已经精疲力竭的你,去完成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没有胜算的尝试无论希望有多渺茫,我明白一个道理,“不要寻找下一个机会,只有在你手中的那个,才是机会”。

在绝望中竭尽全力在绝望中的努力,基于在绝望中保持希望的能力。

如果要将一件事情做到60分,需要60个小时;要做到70分,需要的不是另外10个小时,而是另外60个小时;把事情做到80分,可能需要另一个600小时;追求完美,是一个相当“费时间”的过程。我不敢在最后关头有所松懈,我知道对手的强大。虽然努力所换来的成果越来越小,我依然竭尽全力地努力着。

他们体会着年轻的美好。人生中最大的遗憾,可能不是我们从未拥有,而是当我们拥有的时候,没有发现它的美好。

无论希望有多渺茫,我明白一个道理,“不要寻找下一个机会,只有在你手中的那个,才是机会。

倒计时离面试还有两天。 我已经可以感到每次呼吸变得吃力,每一次呼吸和心跳,身体就像两块生锈的铁皮相互摩擦。在疲乏又一次袭来的时候,我的头越来越沉,不自觉地趴在了写字台上。

放弃?如果我产生了这样的念头,应该把头伸进马桶,让流水把这些肮脏的念头冲走。

选择修炼,还是美好明天?我们一直害怕未知,但是,此刻我却发现,确定的未来,是一件更可怕的事情。因为它消灭了“可能性”。我意识到,允许人类想象,是多么重要。

一个念头闪过,我意识到自己害怕的是一个“确定的”明天:当我看到了一个确定的明天,似乎就对未来的生活失去了兴趣。而“对生活失去兴趣”,足以让我恐惧。

我们一直害怕未知,但是,此刻我却发现,确定的未来,是一件更可怕的事情。因为它消灭了“可能性”。我意识到,允许人类想象,是多么重要。

当我们发现时间是贼了,它早已偷光了我们的选择”。这是中年人对人生的感慨。

有比安逸的环境,更能消磨一个人;没有比恶劣的环境,更能培养一个人。我之所以在过去四年收获很多(这些获得对我产生的影响,远比实现理性本身——获得牛津大学录取通知书来得深远得多),是因为我与目标一直保持着距离,环境一直很恶劣。

一个太安稳,尤其是看得见结果的生活,往往是一个“猪笼草”。一旦开始这样的生活,心态因为长期的安逸,而变得懦弱。双腿因为长期养尊处优,

而变得软弱无力。几年后,我还可以再跳出那个“舒适区”吗?我抬头,望着窗户上的相框。追逐渴望的价值,并不只有获得渴望本身。

放弃一个美好却已知的未来,我们就抓住了不断成长。

我低下头,望着桌上的录取通知书。我虽然不喜欢念书,但我宁可去背化学方程式,也不愿意接受一个“已知的未来”。

我们常常以为大跨步才能前进,那样才有可能走得远。其实,回想过去的大约1000天时光,千日之行,大部分是由跬步丈量过来的。说实在的,像是个小脚老太婆。进程是如此之慢,以至于许多时候,我都看不到自己的前进

然而,每天进步1%,100天后,就是100%。但是,很少有人能够坚持100天,哪怕是坚持背100天英语单词这样的小事。但是,再笨的人,每天进步0.1%,坚持1000天,也能做到100%。

我们行路的长度,与内心的坚韧成正比。我想起了几年前,在预科学院的毕业典礼上,曾引用的一句话:一枝花的生命,是由漫长的无花期,与短暂的开花期组成的。

一个人在面对渴望的时候,是give it a go,还是想到实现梦想的各种困难,这一思维方式的不同,已经将未来的成功者与平庸者区分了开来。

战胜对手,只是战胜自己的副产品。

在很多时候,进入学校的最大价值之一,便在于提供一个让我们拥有挑战自己的机会。但在挑战自己的过程中,领悟到的,培养出的,一定是让我们终生受益的。它们是“内因”,这个过程便是“修身”。从某种程度上说,培养对我们最重要的素质,大学是无能为力的,这些学习得由我们自己完成。

学校除了提供“知识教育”,它同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环境。一个与所谓的“社会”隔绝的环境。

在我的信仰里,知识在具有“内因”的人手里,才是力量。

命运自在掌握人从来不会因为冒险,而失去安全感的,选择冒险只是选择了在接下来的一段时光里,我们必须比在过去生活中更加努力。

我走到书架前,望着这些年来积累的书本和“杂记”。心中寻思着,我们之所以成为今天的我们,一部分来自天生,另一部分来自后天的阅历,两者共同决定了我们今天的模样。

阅读直到睡觉……追梦,其实是一个极其枯燥的过程。

但是,真正成就那些人的,是被寥寥几笔带过重复而冗长的99%。那被写入书里的1%,反倒是一些顺理成章的事件。

安全感,就在选择冒险之后

人们对冒险的最大误解,就是误以为冒险会让我们失去安全感。

事实上,冒险产生的不安全感顶多只是在我们做出决定之前,当我们勇敢地踏出第一步后,便会发现自己重新站在了坚实的土地上,只是来到了一片新的天地。我们能走多远,还是看自己的“内因”。

这注定了我们永远无法休息。在这个运动的世界,寻求安全感,就是试图寻求一件不存在的珍宝,对它的执着,只会注定我们难以快乐。

在这个世界生存的唯一办法,就是去经历。我们选择追寻梦想的道路,在“内因”的陪伴下,我们倒也走出了一个更精彩的故事,等我们经历足够多了,我们可以在最危险的地方感到安全,这就是安全感的来源。

后来,我想通了,当一个人口袋里放着1000万的时候,无论这个钱的来源如何,谁都有信心起来了,但这种信心,很多时候只是一种“仗势欺人”的骄傲,随着所依赖的东西的消失而消失;而真正的自信,是一个人在一无所有的时候,相信第二天,会在口袋里有1000万。

依赖于任何外物的自信,都是不可靠的。正确的自信,是从“内因”里生长出来的。因为一件事情,而产生的自信,也容易被另一件事摧毁,这种自信,是一种情绪;它只是一时的骄傲,不是自信。

我们在顺境中,我们总是志得意满,对自己的评价过高;而在遇到逆境的时候,开始怀疑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过低。这种起伏不定的信心,亦不是真正的自信。

我们无法选择处境,但是我们却可以“有恃无恐”。就如英文谚语所说:“站在枝头的鸟,从不担心树枝会折断,这并不是因为鸟儿相信树枝,而是因为它们相信自己的翅膀。

当我们达成了目标,回望行过的旅程:熬过逆境,克服困难,重复努力,永不放弃……我们会欣慰地微笑,一步一步走到这里似乎理所应当,这就是“内因”物化的过程。

我对未来拥有了更多信心,但并不因为拥有了更多;我的生活拥有了更多幸福,但并不是因为生活本身。汽车向前行驶着,我对未来有着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294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93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79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95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718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906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53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97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50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70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11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88评论 4 33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018评论 3 31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9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23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61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95评论 2 35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家人们,看到你们的留言了,温暖也给了我力量。反思自己,真心惭愧,过着相对宁静的生活,按步就班,幸运而平和...
    心灵的笑声阅读 210评论 10 7
  • D7 行程 苏格兰高地3日游之一 Day 7:爱丁堡-斯特灵城堡- Luss小镇(罗蒙湖) - 大峡谷 -三姐妹山...
    肖庆in上海阅读 759评论 0 2
  • 曾经看到,爱你的和你爱的你会怎么选择?这个问题的时候,当时想的是,如果非得做出选择得话,我选我爱我的,毕竟爱我的,...
    hmicky6002阅读 330评论 0 1
  • 今天在值班,电脑上有《我不是药神》,于是继上次影院观影后又看了一遍,依然流下泪水,太多生活的写照,看着看着,仿佛演...
    宝黛顽玉阅读 15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