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是一个缺乏心理营养的孩子,在我没有成为母亲之前,我以为自己肯定不喜欢孩子。 有了孩子以后,我才真正明白,为什么养育孩子就是养育自己?
最近看到叶月幽老师写的一段话:
所有的妈妈都是带着两个孩子负重前行,一个孩子是眼前的娃,一个孩子是过去的自己。
在孩子身上,我们总能照见自己,孩子就是疗愈我们的光。
1.
很多人以为贝贝应该是一个很听话的孩子,其实贝贝比一般的孩子难带一百倍,用奶奶的话说:“带我家贝贝一个娃,可以顶别人家好几个。”这话一点都不夸张。
这孩子天生就不是爱听话的孩子,他从小就比一般的孩子犟。孩子从小表现出来的倔强,开始我以为是在执拗的敏感期,什么都要追求完美。
后来我发现,这孩子从小特别有自己的主见,怎么画画,怎么玩游戏,读什么书,去哪里玩,他都有自己的主张。如果你想让他跟着你的节奏走,基本上你都会碰一鼻子灰,自己气得血槽吐空,孩子也不买你的账。而你一旦破坏了他的体验,他可以哭闹整整几个小时,不停不休。
为了拦住一意孤行要冲出家门的儿子,老公曾拿沙发堵过门。记得有一次晚上游泳回来,老公急着赶回家冲凉,为了不绕路,没有依儿子走他想走的球场,被强行抱回家的儿子坐在沙发上哭了整整几个小时,怎么共情都没有用。晚上十点了,老公只能抱着他下楼,硬生生照原路返回,绕球场走一圈重新回来,儿子才破涕为笑,这样的桥段在我们家并不鲜见。
家里人经常开玩笑感叹:这孩子要是生在别人家,都不知道得挨多少揍了!
经常碰面的邻居忍不住悄悄地问我:你带孩子不费劲吗?
而最让我困扰的是,贝贝是一个特别慢的孩子,颇有任周围鸡飞狗跳我自岿然不动的悠然淡定,哪怕你已经急得跳起来,他依然坚持自己的主张和节奏。为此早上我们总是赶不上校车,赶不上早餐,我自己也总是顾不上吃早餐很晚才能到公司,每次带娃出门,我总是要经历内心抓狂的激烈争斗。
既不能打又不能骂的老父亲彻底没招,经常被弄得灰头土脸。有时还不忘对我补一句:“你不是学正面管教吗?你说要怎么办?”
而即便有正面管教法宝的老母亲,也常常被气得吹胡子瞪眼,要知道我是一个特别急性子的人。有时候面对孩子的执拗,生生气得我把自己关进房间,暗自伤心流泪,怅然感叹:我家贝贝是不是注定来考验我的?
但每次经历内心排山倒海的波澜之后,我都会问自己:
我想要一个听话的孩子,还是坚持做自己的孩子?
我希望孩子成为取悦他人,还是取悦自己的人?
然后我就释然了,内心又充满能量了,因为我知道我想要的答案。虽然这个答案我在三十岁以后才想明白。
我们活了几十岁的成年人, 又有多少人不被这样的认知所禁锢呢?
2.
小时候几乎所有的长辈都会赞许我很听话,为了证明我是一个听话的孩子,我总是在别人玩的时候自己安静写作业,总把好吃的东西留给弟弟妹妹,干农活也总是特别卖力,我从来不主动跟爸爸妈妈要钱买东西。
我非常深刻地记得,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去韶山旅游,对于从小生在农村没有见过任何世面的孩子们来说,旅游是多么奢侈的新鲜事儿。
但是当我听说要交五块钱的时候,我硬是生生地藏起内心的渴望,对父母说:“我不去。我要在家里学习。”
而我选择牺牲旅游的机会,只是想证明我的懂事,能给家里省钱。当其他的小伙伴们欢呼雀跃坐着大巴车回来,手里拿着各种红红绿绿的新鲜玩意儿,我独自在远处深深羡慕却装作毫不在乎。
因为从小过于懂事,我从来不会向父母提自己的需求。读高中以后我就离开了家,一直是自己照顾自己,即使在外面受了委屈,也从不轻易向父母倾诉。哪怕成年以后,出来找工作,结婚生子,总想着不给父母添麻烦,即使在异乡独自面对带娃的艰辛,也不轻易向父母寻求帮助。我一直觉得,自己并不是一个擅长表达自己情绪和诉求的人,我会把自己的诉求默默藏起来,似乎有一个紧箍咒一直戴在自己的头上,如果你表达自己的诉求就是不懂事。
读大学的时候,除了学费,我已经很少从家里拿钱,从大二开始,我学习之余一天做好几份家教,学杂费基本全靠自己身兼数职赚的,即使没有正式出来工作之前,已经会照应弟弟妹妹,攒钱给妹妹送结婚礼金,给弟弟买手机。在最美好的年纪,自己一直特别省吃俭用,不舍得给自己买化妆品,不舍得给自己买好看的衣服,更不舍得用手机。大学毕业以后头几年,自己能赚钱了,我依然想的是要给父母减轻负担,给读大学的弟弟买电脑,供弟弟生活费,而自己却舍不得买一台好电脑。哪怕是现在,我给孩子很舍得花钱,自己一直想换一台好手机,却总是舍不得。
从小到大,表面上我好像得到了许多来自外界赞美的声音,父母、邻居、老师、身边的人都夸我很懂事。但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的内心并不快乐,因为我一直在努力赢得别人的认可,唯独没有想过自己真正要什么。
当我长大成人以后,这样的思维模式深深刻印在我的脑海里,一直在影响我,直到我遇见自己的孩子。
3.
养育孩子这几年以来,我一直在学习怎样才是最好的爱。 最终我总结出一句话:最好的爱就是接纳,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而不是我要求的样子。
当别人要求孩子要听话,拿孩子与人比较的时候,无论周围有多少声音,我都坚定自己内心的声音,不要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比较,鼓励孩子坚持做自己,不需要跟别人一样,不要求孩子懂事听话。在教育这条路上,我一直充当着一位与别人背道而驰的不靠谱的妈妈。
当其他家长都在焦虑地给孩子上培训班的时候,我默默地什么都不报,却花上万块全买绘本给孩子读图画书,每天坚持亲子阅读,周末想方设法陪儿子到处看画展,看儿童剧。
我曾经告诉儿子,在幼儿园有的事情,比如画画,你可以不需要照老师的做,你可以有自己的想法。记得儿子当初还为要不要听老师的话,急的都快要哭了。但是在家里,我会想法设法给他创造环境,鼓励他观察和想象,在涂鸦中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现在他每次画完画,都会习惯地跟我分享他画的每一个细节是什么,他的思路是什么,或者编成一个故事,完全天马行空。
幼儿园很早就开始教认字了,看到别的小朋友玩字卡,儿子有时候回家给我说要买字卡,我告诉他:“你现在不需要学习认字,你能读图就可以了,不用认字你都能讲故事,是不是特别厉害。”
虽然我不知道我从来不教他认字,会不会让他在幼儿园跟不上别人的节奏,但我相信儿子绝对不会为此自卑,因为他知道什么样的自己都是被接纳的。
即便有时候当我忍不住想把自己的意念强加给孩子的时候,四岁多的儿子已经会跟我辩论:“妈妈,我自己感觉好就可以了。我自己的事可以自己决定。”
正是这样的坚持,我也渐渐发现孩子的与众不同,我注意到他的思维发散,想象力丰富,老师也反馈他是一个特别有想法的孩子,说他画的画总是跟别人不一样,能用自己的语言,有条理地讲成一个故事,拼积木也从来不跟别人一样,总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他做任何事情,总是能坚持自己的主张,从不需要讨好别人。他从一个不太擅长表达的孩子,变得叽叽喳喳,小脑袋里总装满了奇思异想,每天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因为他从来不担心自己说错什么,也不害怕自己做错什么。他想哭的时候就可以大哭,想发脾气的时候可以发脾气,想撒娇的时候就撒娇,想要什么他会勇敢说出来,没有人会对他说“你要勇敢”“你要听话”。而且他从不羞怯表达感情,每天都会对我们说“妈妈,我爱你”“爸爸,我爱你”,每天送他上学分开之前,他都会仪式感地在我的脸上和额头上亲三下。
孩子纯真的天性,发自内心的快乐,也总是感染着我,深深疗愈着我那不曾看见的伤痕,在一次又一次跌回的童年经验中,孩子用他无条件的爱,充盈着我曾缺失的爱的营养。
4.
从孩子身上,我渐渐明白,正是孩子内心被爱充盈,才会有他超乎寻常的“执拗”和“慢”的表现。
每次出门换鞋他总会拿着鞋子翻来翻去捣鼓半天,他吃东西的时候每咬一口都要问你像什么形状,他听故事的时候总是听着听着一动不动,他画画的时候总是完全听不到周围的声音,他走路的时候,总会突然停下来坚持要你抱抱,或者捡起路边的一片树叶一定要跟你探讨像什么。
我曾经想:为什么我们不能接纳孩子的慢?是因为孩子做的这些事情看起来毫无意义吗?
为什么我们总容易焦虑,不会像孩子这般放松和享受生活的慢呢?
比如我自己,我总是要找点事做才觉得心里踏实,一旦闲下来我就会觉得内心不安,我从来不喜欢做无意义的事情,我对娱乐活动总是很不习惯。
有时候我会问自己:为什么总要把自己绷得这么紧呢?
我想起了小时候,我的学习成绩很好,我的父亲特别以我为傲,会拿去到处告诉别人,所有人都知道我每次考试都能考第一。
为了给父母挣面子,为了证明我就是最棒的,我从来不敢懈怠自己,我从小就被植入不做无意义的事情的信念。别的小朋友在玩的时候,我不是写作业就是看书,而且我会在寒暑假自学下个学期的课本。记得曾经我在小学数学奥赛中取得镇上所有小学排名第二的成绩,而我们镇上刚好曾经出过一个人人皆知在全国拿过物理奥赛大奖的名人。父亲特别自豪,说我一定可以走进市里拿更大的奖。为了证明自己是很优秀的,我从图书馆借来好多奥赛书,小学五六年级就每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啃厚厚的奥赛书,我现在依然记得,那么枯燥的书让人看着就头痛,但我却硬是一本一本啃完了,闲下来总会让我有一种罪恶感。
直到现在,我依然不习惯让自己闲着,每次看到老公刷手机,看一些没有营养的娱乐节目,哪怕是他优哉游哉蹲在茅坑刷视频半天不出来,我都忍不住想对他说,这是浪费生命的表现。
为什么我不能接受自己做毫无意义的事情?为什么我总会无意识地把这种模式投射到自己的爱人和孩子身上?
在心理学有一个现象叫强迫性重复,在人际关系中,强迫性重复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小时候形成的关系模式的不断复制。
要听话要懂事,要比别人更优秀,这些从小被植入的信念和规条,在我们长大以后,依旧在无意识的运作,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而我们想要改变这样的信念并不容易。
这就是为什么太听话的孩子,长大以后往往不幸福。
一个内心被爱充盈的孩子,才有底气走得更笃定更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