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华杉详解
伯夷、叔齐兄弟俩,是中国文化、儒家思想的重要“原型人物”,是清高的原型。他们是孤竹国(在今天秦皇岛一带)国君的儿子,兄弟三人,伯夷是老大,叔齐是老三。父亲喜欢小儿子,立叔齐为君。叔齐不接受,说应该是长子继位,我怎么能接受呢?逃了。伯夷说,我怎么能违背父亲的意志呢?也逃了。国人没办法,立了老二为君。
伯夷叔齐兄弟俩逃到一处,听说周文王很仁义,就一起去投奔周。到了周,正碰上文王逝世,武王兴师伐纣。两人上前叩马而谏,说以臣弑君,以暴易暴,大不义云云。武王的卫士要杀他们。姜子牙说,这是义士,把他俩拉开了。周朝建立,二人不食周栗,在首阳山采薇而食,最终一起饿死了。相互让国,不食周粟,这就是伯夷叔齐兄弟俩的故事。伯夷叔齐这么清高,他们是不是愤世嫉俗,心中充满怨愤呢?孔子曾说过:“怨乎?求仁得仁,又何怨?”他们追求仁,实践了仁,得到了仁,有什么怨呢?
这里,又讨论伯夷叔齐怨不怨的问题:“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通常请介之人,疾恶太甚,心胸狭隘,不能容人。但伯夷叔齐并不是那样的人,孟子说,伯夷叔齐不立于恶人之朝,不跟恶人讲话,和别人站在一起,如果对方帽子不正,他还拿眼睛瞪着,好像要用眼光给人正衣冠一样。其清介如此,一点点“恶”都容不下。但是,他们不容的是那人身上的恶,而不是不容那人。他们所恶之人,如果对方的恶改正了,他们就完全接纳他,一点也不念旧恶。
我们常说对事不对人,伯夷叔齐就是完完全全的对事不对人。他们好恶公平,度量宽广,所以人人都尊敬而悦服。就像姜子牙,伯夷叔齐那么不依不饶地拦着周武王,他也明白这是义人,不计较。那些被他们批评的人,之后再看他们完全不念旧恶的态度,也对他们没有怨恨之心。“怨是用希。”“希”,大音希声的希,很少的意思。伯夷叔齐不念旧恶,别人很少怨恨他们。
程颐评论说:“二子之心,非夫子孰能知之。”只有圣人才能理解圣人,伯夷叔齐之心,只有孔子才能体会到。
刘澔觉
伯夷叔齐厉害呀,是圣人。践行了自己的仁,人都有求生的本能,最后却义无反顾的选择不食周粟,一起饿死。
伯夷叔齐对人也是,他们不容那人身上的恶,而不是不容那人。我现在还没这样的体会。
有遇到恶人,但不知道以后再碰到这位恶人,碰到后自己会如何相处,他是否改正了他的恶,认识到了他的恶,他认识恶之后,又做了什么。在正道上积累了么?这些都要再判断再重新认识。那最后要与我一起做事的话,我又是否能接受与之一起呢?不得而知只能留给时间。
不过有一个认知基础是很有必要的,人是在不断成长和变化的,与人交友切不可刻舟求剑,这不止是人,还有事情,都要有以动态的方式去识别。初次识人主要得看这个人存养得土壤是什么样的,感受这份土壤带给他的生长。不要刻意的下定论,贴标签,也切不可以在拿一个认知去认识另一个认知。只能用心感受。
大部分人是在亦正亦恶之间反复横跳的。正也没那么正,恶呢也没那么严重,处在一个灰色的区域,这也是大部分的处世方式。
我是一个黑白分明的人没什么灰色区域,只要接触到灰色的部分,我就浑身不舒服,心里对这件事就产生了疑问,有疑问那就要打消疑问,把疑问搞明白不是么?没法接受稀里糊涂的去做事,是什么说清楚,做清楚。你还想说谎话,还想把事情做好,怎么可能?谎言迟早都要爆破。
事实也不断的在验证着这件事,只要你想用谎言去获得一些内容,那你就得不断的圆这个谎。还要经得起事实的检验,时间的推敲。太累,成本太高。
直接说真话,践行自己的道义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