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子墨
清晨起床,对镜梳妆,发现耳旁又多了几根白发,30+的年龄不得不直面,身体机能在快速下降的事实,况且做着需要脑力思考的工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轻松。
但是,依然觉得现在就是最好的年华,少了年少轻狂和迷茫,多了生活的责任与担当,修心内自秀,何惧逝年华。
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两全其美,坦然接受生活和时间带来的变化,按照自己舒服的节奏前行,一切就会成为最好的安排。
这个9月,真的可以用兵荒马乱来形容,但是,忙碌的日子却能让人快速吸收大量新鲜的事物,无论是思维、认知,还是身体、情绪,我都仿佛听见自己拔节生长的声音,也许,这就是裹挟向前的状态。趁着十一假期,静下心来,对9月进行总结和反思。
从看过的那些书,回望曾经走过的路
你看过的书,走过的路,见过的人,就是你的人生。在家整理书架,才惊觉自己竟然买过这么多书。而在整理这些书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个现象:一段时期里,我选择的书的内容,正反应那个阶段的生活状态。
结婚之前,我喜欢看文学作品,喜欢读三毛的《撒哈拉之恋》,喜欢看钱钟书的《围城》,喜欢泰戈尔、汪国真的诗集,喜欢林徽因、张爱玲……沉浸于那些优美华丽的词藻、温情又灵性的文字给我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喜欢浪漫自由的爱情、真实市井的生活故事,点燃我细腻敏感的内心,给我理想中的未来,铺上了玫瑰的色彩。
成家之后,面对全新的环境,重构的家庭关系,柴米油盐的日常,一度把我从文艺青年变回凡夫俗子,将我从天上拉到地下。在现实生活面前,看到自己内心的脆弱与无力。
于是,我敲开了向内探索的大门,买了大量认知自我的书来看。比如:《生命的重建》,《当下的力量》,《还我本来面目》,《灵性的觉醒》,《没有人比你更重要》等等。
山本耀司说过一句话:
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只有撞上一些别的东西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
那个时期的我,才深切感受到:伴侣就是自己的一面镜子,藉由亲密关系,才真正看清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随着孩子的出生,我开始关注育儿知识,有意识地经营婚姻,注重家庭。于是,有关亲子育儿、亲密关系的书,引起了我的关注。诸如《读懂孩子的心》、《世界是我们的课堂》、《陪伴是最好的教养》……
从“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到“孩子是独立的个体”这样认知的转变,我又把精力拉回到自己身上,开始夯实专业能力,在自己热爱和擅长的领域里持续深耕。
孩子上幼儿园之后,我开始大量阅读品牌营销相关的专业书籍。 《设计中的设计》、《策划的秘密》、《高绩效人士的10个共识》、《新领导的100天行动计划》、《经典品牌故事》、《个人品牌7堂课》、《爆款文案》、《科学的广告》、《广告拜教物》……通过看书学习,以及工作中的实践, 不仅让我在思维认知上得到快速提升,品牌策划专业也有了更丰富的经验。
回望曾经看过的书,不仅仅看到来时路,更看到自己的心路历程。这是一条内在的成长之路,如今我依然走在这条路上。翻开一本书,嗅着书香,总能找到与自己对话的方式。
由身体的变化,调整当下的生活状态
亚健康是身体发出的信号,身体不舒服或生病,是让你停下来,去观照自己。身体与我们的心一样,需要呵护和滋养。长时间的熬夜、超负荷工作,严重消耗身体能量。
9月份确实很忙,不但要完成工作上的事,还要照顾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因疫情原因,整个九月孩子只到校上学了9天,基本都停课在家。每天日常琐事,工作任务,孩子照料,需要耗费我大量的心力。
若遇到什么特殊状况,更是让人手忙脚乱。上月孩子全身过敏又复发,不得不上医院。一个人带着孩子挂号,询诊、抽血、缴费、拿药……在医院一呆就是一整天;自己坐在家里也“祸从天降”,无意中脖子被伤,一个多星期每天早晚出门换药,严重的时候整个脖子无法转动,睡觉也不能动弹……
屋漏偏逢连夜雨,做菜的时候不小心被油濺烫到,手背起了大片的水泡。孩子要吃饭,工作得推进,家务还得照常做,真的是鸡飞狗跳的一段日子。好在后面慢慢都恢复,步入正常的生活。但以此给我警示:身体才是最重要的,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身体的健康应该排在第一位。
于是,我放慢节奏,每天早起运动或静坐,先将身体和心理都调整到好的状态;中午尽量安排时间午睡,哪怕十分钟,也能给身体补充能量,不至于下午和晚上都昏昏欲睡,影响工作效率;晚上是最疲惫的时候,但有家务要做,孩子的作业要辅导,还要陪伴阅读、照顾洗漱。所以,尽量让自己一件件地有序完成,然后有时间就坐下来抄经、静心。
都知道思想追求高于物质,精神愉悦高于肉身,但身体是承载我们精神的根本,切不可总是追求高的层面,而忽视了基本的东西。我们的身体是行走于世最根本的载体,身体健康才能追求其他。身体就是一台精密的仪器,哪里出现问题都对应着我们的情绪和内在。所以,想要愉快地生活,一定要先照顾好身体。
只有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才会重视,当你因身体原因无法完成其他事情的时候,才会改变计划中的优先项,想必这是当下很多人都有的习惯。总认为自己还年轻,身体还能行,其实你的身体就像银行,没有长期地投入,总有枯竭的一天。
透过负面情绪,感受觉知的力量
前面有提到,曾经我看过大量认知、心理、情绪方面的书籍, 同时也学习过一些身心灵相关的课程,在向内探索的过程中,还是有一定的意识和觉知的。可是,知道和做到之间还有一条巨大的鸿沟,那就是实践。
9月份因为事情太多而焦燥不安,面对孩子常常情绪爆发,怒吼加责备来对待,过后又很是自责,觉得自己耐心不够。明明是自己的问题,却要朝孩子发火。想到了著名的“踢猫效应”,更是深深地内疚。
如此反复几次之后,因为有了觉知,能够逐渐转化自己的情绪,面对问题时,可能还不能完全平和地对待,但觉知的力量真的很强大,让我在这条路上又向前走了一大步。
因为能够“看见”,这份“看见”让我感受到孩子内心的惊恐,也感受到自己不安的情绪;因为“看见”,懂得宽容,因为“看见”,能够正视负面情绪,及时调节自己的状态。
一位客户姐姐找我为公司写文案,对方公司践行的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文化,为此我做了大量的功课,关键是,我觉得这件事就是来修炼自己的。
为什么懂得了许多大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去实践,而王阳明文化的宗旨就是要知行合一。学了那么多东西,上了那么多课,看了那么多书,剩下的就是践行了,通过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实实在在地去践行,去体悟,去觉知,去看见,就是最好的修行。
情绪不分好坏,都是我们情感的一部分,但如何对待情绪却至关重要。透过负面情绪,让我感受到觉知的力量,并将这份觉知进行实践,是一份很棒的体验。不是躲进深山庙宇才叫修行,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一饭一蔬,做到了就是知行合一。觉知的力量,让我变得清明而柔软。
写在后面的话
9月过得兵荒马乱,10月来得措不及防,日子匆忙又充实,生活踏实而笃定。感受总是很多,有限的文字不足以表达自己的心情。时光的车轮徐徐向前,看过一些书,走过一些路,见过一些人,身处半山,白发渐生,内心依然可以拔节生长,也许,这已是理想的状态。
不是每条鱼都生活在一片海里,不是每件事都能分出是非黑白。人生的选择有很多,只要方向是对的,那就一直向前走吧。
end
我是子墨,分享一切与文案有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