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路上,零上4度的风吹过来,骑单车去赶动车,冻手,到了动车站哈了半天才暖和过来。等车有一堆的碎片时间,习惯性地打开简书,狂刷李砍柴的简书文章,今天我和李砍柴先生有一个交集。
刷着刷着忽然想起一个绝妙题目《我和李砍柴的距离有多远》,今晚可以写肯定很有趣。
一问:李砍柴何许人也?
砍柴者,曾为新华社原记者,后为有书前副总编,现为自由撰稿人、砍柴书院院长。将阅读和写作当作人生的最大信仰……
其他的我知之甚少。
在简书里他应该算是一个大咖,他的神奇之处是自从有了简书钻之后,他经常名列榜首,估计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就做到了哈。反正肯定是一件极美的事,对于一个富有的人来说,财富源源不断而来。这个世界就是这么神奇,有热度有流量就能成就一个传奇。越是富有的人得到财富越快也相对越容易。
二问:我是何人呢?
不折不扣简书新人一枚,开通简书虽有些时日,一直未曾耕耘,忽一日良心发现开始日更。现日更25天,粉丝过百而已。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拿一个大咖和自己比受伤面积无法计算,什么是差距,这就是。
三问:那么我和李砍柴的距离有多远?
昨天非常开心的是李先生关注了的我,并简信于我告“你的文章不错哇,今天推荐你的文了”,短短一语就算相识了,惊喜之余竟然没有陌生感,似乎已经相识多年一般。第一时间打开他的推荐稿,《你是简村千里马吗?简叔派了很多伯乐到处找你!【简书头号玩家“送你上热门”第八篇】》一文中推荐我的一篇小文《西子湖畔最美的谎言》,杭城落雪的日子发布的美文。落笔如下:
殊不知在村里转悠三个小时,竟没发现一件宝贝,心里好生焦急。突然间!于漫天大雪间,凭着职业素养,发现前方微光!遂载欣载奔,果然!珞历的西子湖畔最美的谎言正在不远处闪耀,此文纯意向写作,意识流手法,行云流水,堪称佳品。
其实日更开始之初就关注了李砍柴,是因为他的简书钻上了排行榜,很好奇读了一些他的文章读得挺舒心。不曾多想,今日还有此渊源。
这段时间里,有很多更文的题目在脑子里打转,那日一口气写了三十个命题,应当每日完成一个命题作文也是相当不错的体验。所谓21天就能形成一个习惯,那么日更25天之后。觉得日更还是挺开心的,每天都有想法,逼着自己有输出有产出。明明可以衣食无忧,却一定要自己忙碌地起来来回奔波的双城生活,有一个题目就是《衣食无忧的你在想些什么》可写。明明是有车一族,却一定要选择“单车+动车+公交车”接地气的方式行走。带着点赌气的任性,带着点救赎式的敬畏,带着点苦行僧式的修行。
人生过半,中场休整。
那么休整必须有一个姿态,我想要的生活已经不复存在,那么现在重新开启的人生新的征程,这种方式是最好的。
写作是最好的方式,因为我采用的这种意识流的写作方式,是自然天成的,在写的过程中,自身就是思考的过程。之所以每日选择“单车+动车+公交车”在两城之间奔走,一则可以减少父母奔走的辛劳,父母深爱我,所以他们不遗余力地支持我,无条件地帮助我。看着我从低谷里走出来由衷地为我高兴;二则用这种方式行走可以接触更多社会底层的人们,他们辛劳为生活所累却努力活着这本身就如同一首诗,可歌可泣;长时间浸润在其中,我必能感同身受写出关于他们的真情实感。社会最底层的人们才是组成这个社会的基石;三则在行走的路上我有很多碎片时间可以写作,可以思考。这个思索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历练,写到忘我可以入梦境之中。今天早上拿着IPAD带着耳机写得正HIGH,公车司机提醒我过站了,赶紧下车,拼命往回跑了200米。迎着风异常清醒,我不知道这样的行走我能坚持多久,但我想简书日更我应该会坚持下来。
坚持其实并没有那么难,就像跑马拉松,不喜欢跑步的人觉得那简直是炼狱。而真正体验过其实也没有那么难,从小喜欢长跑,跑步于我快乐多于汗水,跑完全马的体验比快乐更快乐些,累只是快乐的附加品罢了,可以忽略不计。当然写作毕竟和跑步不同,写作路上最困难的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自我放弃。日更25天能到李砍柴先生的推荐于我而言是有重要意义的,我知道我的文章还没有写得那么好,也许将来我可以达到李砍柴的水平甚至超越他(这样说似乎有点狂妄或者不尊重,见谅)。但此时此刻他的鼓励和认可是多么重要,可以说是金不换,所以由衷地感谢。也由衷地开心。
李砍柴今天写的文章是关于作家毕淑敏的《年过半百的毕淑敏环球世界:你必得见世界之大,才能活成你自己》,毕淑敏是我超喜欢的作家,的书必看,这几天读了不少。文中提到她双眼睛如此清澈灵动,所过半百仍是一颗少女心。这点我特别认同,“不论多大年纪,见到鲜花就两眼放光”。我希望我也能如此,我希望我活到百岁还能有一颗赤子之心,那是一颗诗一般的心。我也许成不了一个诗人,但我希望我永远有一颗读诗解诗的心。
下了动车,紧赶慢赶地上了一辆公交车,公车很新人也不多,刷了卡,刚坐定,上来一位大约50岁上下的女子,没带零钱,又舍不得把十元纸币扔进去,司机没法帮她。于是她就向乘客求助,走到我身边时,我明显体会到她的殷切。她的穿着打扮显示了她的生活条件肯定富裕,也许工作一天也不过三五十块钱吧。我摸了一下包包,发现也没有零钱,于是我就站起来,拿着手机替她再刷一次,她便千恩万谢,我赶紧叫她安心坐下乘车。真的没什么,举手之劳而已,微不足道。但那份感激也是让我动容的,这或许就是我选择这种行走方式的真正意义所在。这种体验难能可贵。
坐定,我还在想李砍柴先生和我距离有多远?他的高度是我一时很难追赶的,根本赶不上!但他的帮助拉进我与他之间的距离。今日就算是相识了,交流的那个瞬间是没有距离的。
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很奇怪,相隔十万八千里也可相知,面对面亦可陌路。
辞海里对距离的解释是这样的:事物在空间或时间上相隔。也比喻两者间的差距。
1. 在空间或时间上相隔。
丁玲 《韦护》第一章:“船到宽广的湖面了,都慢慢荡着,彼此距离得很近,大家很方便的谈起话来。”
2. 在空间或时间上相隔的长度。
沙汀 《涓埃集·闯关六》:“出发的村子和铁道之间的距离,至多不过两百里路。”
老舍 《黑白李》:“五年是个长距离,在这个时代。”
3. 指认识、感情等方面的差距。
郁达夫 《沉沦》二:“他同他同学中间的距离,一天一天的远背起来。”
那么我和李砍柴之间的空间、时间、学识、情感方方面面的距离都很大,但一定要努力,为了距离,为了接近,有一个神一般的灯塔在照耀,何惧前路灰暗。
人生巅峰千千万,誓与珠穆试比高。
以此文感谢李砍柴,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