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师亦友亦老哥

——我与赵学民先生的近半世纪情谊——

口述:马俊德     整理:W  Q

从认识赵学民先生算起,已快半个世纪了。一路走来,我们的友情也应验了“君子之交淡如水” 的古语,如今对于我来说,应该用亦师亦友亦老哥来定位我们的关系,应该说是妥贴些。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我在国营惠安化工厂工会工作时,每年都要组织篮球赛、文艺演出等活动,加之我本人有篮球裁判员证书,也常在户县体育场举办的篮球赛中担任裁判员,这样便认识了在县文化部门工作的赵学民先生。

记得有这么一件事,为扩大宣传秦腔著名演员任哲中表演的戏曲《周仁回府》的演出效果,也让更多的群众看到艺术家的风采,赵学民找到我后,说“能不能借助余下文化宫的大广场,让更多的人看看”,我当即表态马上汇报给厂工会,设法给予支持。后来任哲中等名演在余下演出时,果然轰动效应很大。

后来,随着我多次组织、参与户县体育赛事,与赵学民先生的见面机会也多了起来。但是我和他只是业务上的交流关系,感觉他这人比较严谨,工作热情高,善于抓业务,因此,我的业务技术得以提高,也确实得到了不少他的支持和关心。

其实,赵学民先生给我的帮助和鼓励,随着岁月的更迭而不断地增多,比如我的书法创作,就受到他的不少启发。在他担任县宣传部领导期间,就常常下基层调研,那时我在县剧院写戏报,他就多次鼓励我,要求我多练习、勤创作、大胆写。就是在他的勉励下,那段时间也可以说是我的书法技能长进最大的时期。哦,户县剧院的搬迁建设就是在他的主持和亲自参与下建成的,那确实凝聚着他的不少心血,我曾目睹过他参与剧院内部装饰前策划布局的身影。

再后来,他担任县书协领导时,我也正是在他的关心下,有了点进步,在户县书法界里也略有点小名气,因此,每逢书协开会之际,我都能见到他关心与会者的情景,寒暄问候间没有官架子,讲话时也很平实,没有官气官腔。

如今,我已年届八旬,学民先生也八十有五了,回首与赵学民先生的交往历程,深感其为难得的好人,真正的君子。也确实是我的良师益友好老哥呀。真心祝愿赵学民先生颐养天年,福寿骈臻。

图片发自简书App

附:马俊德  1936年腊月生,陕西户县小丰村人,原系国营惠安化工厂职工。中国国画研究院院士,陕西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陕西省民族书法协会会员。“猴头寿”字是其代表作之一。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二〇一五年一月二十二日

【注】本文乃为对赵学民先生的回忆文章,收录《人民的公仆___赵学民》一书中。不幸的是,赵老于2016年仙逝。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