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思维反刍”,从过去走出来

你是不是常常有这种情况,对于过去发生的事,比如一次面谈、一次演讲、一场重要会议的发言、与别人的争执等等,会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表现,想要表达的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临场反应不是很敏捷,有错误甚至会造成不好的结果或影响,出现分歧没有达成共识……

之后这些现场的画面,尤其是表现不佳的场景,会一遍遍在你脑海循环播放,另你产生许多负面情绪,质疑、沮丧、懊悔……陷入内耗无法自拔,纠结其中内心戏不断。

这就是一种“思维反刍”模式,它会让你持续消耗自己的能量。使你疲惫不堪的不一定是事实,而是你的情绪。

所以,这时就要给自己按下“暂停键”,用另一种思维方式和做法取代负面情绪。

✅情绪并不是事实

我们经常听到的ABC理论,也就是对外界事件进行解读之后产生了信念,从而产生的对应的情绪反应。所以”外部事件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脑中的信念如何解读它,才是重点。“

通过有意识的训练,用积极的信念替代消极的信念,这就是认知重构。

情绪并不是事实,而是内心的一种投射。当你产生某种情绪时,这其实是一种信号,告诉你,你存在某种弱点和缺陷,现在是正视它和改变的时候了。

当你出现“思维反刍”被负面情绪裹挟时,如果你能深入事实本身,进行复盘,认真思考究竟是哪里出现了问题?是准备不足、沟通不畅、谈判技巧欠缺、没有理解对方的意图,等等,还是找出症结所在,并积极改进,把沉没成本转换成自我提升的价值,这才是正解。

把目光从外部事件转移到内在,反求诸己,给自己留出理性的思考空间,就会中断情绪的持续侵扰。

经过反复的这种思维练习,“你有意识地去控制自己的信念,就相当于使大脑的直觉反应向着更理性、更冷静的那一端靠近了。”久而久之,就能够避免被下意识的情绪反应所左右。

✅表达性写作

“表达性写作就是记录下自己的心情、感受和想法”。这一点对焦虑情绪尤其好用。不论是对过去的焦虑,还是对未来不确定的担忧,”写下来“的这一输出过程,就是在减轻焦虑和压力,为大脑减负。

这一点我亲测有效。不必在乎遣词造句,只需记录让你感到焦虑的事情、以及感受和想法,分析自己产生的情绪以及应对方式。这其实就是在直面情绪,并与情绪和解的过程,是摆脱负面情绪非常有效的方法。

永远不要低估“写下来”的力量。

怎样看待和理解这个世界,并作出回应,决策的权力永远在你自己手上。掌控自己的人生,从掌控情绪开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