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煮《道德经》三十四 大道氾兮

大道氾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大道氾兮,其可左右”,大道无边无际泛滥四方。它可左可右,可向十面八方延伸,无处不在,无穷无尽。

“万物恃之以生”,万物必须依靠道,依靠道的规律,能量而生长,没有道,就没有物。

“而不辞”,有两种解释:一是拒绝、告辞;二是用语言表达出来,说出来。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衣”是天的意思。老子用“衣”来指代天。天覆为衣,地载为养。大地承载我们,滋养着我们,所以为“养”。整句话的意思为:道像天地一样滋养覆盖着万物,但从不把自己当成万物的主人,不将万物视为自己私有财产。

“常无欲”,你看不到道有什么欲望性的表达,甚至不知道它需要什么。

“可名于小”,可以称之为小。小到肉眼看不见,但仍然有道。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万物都归附于它,但它仍然不做万物的主人。

“可名为大”,称之为大。小而无内,大而无外。小到人类可知的最小元素中仍有道,大到无边无际,甚至比浩瀚无垠的宇宙更大。没有任何一种物质能逃过道,万物必须沿着道的规律驶向自己的使命。

“以其终不自大,故能成其大”,因为它从不认为自己最大,所以才能成就它的大。

总结:学习道,在平凡中成就伟大。不抱怨、不说是非、不干扰别人。道就是这样。

《道德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