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9日 星期日 晴
我是一个不善于表达自己情绪的人。情绪涌上来了,就是压抑再压抑,久而久之,心里就像堵了一块大石头。最近的一两年来,我更是经历了漫长、极度的紧张和焦虑时期,而后遇上的几起愤怒事件,在我心中久久不能排解。我深深地感受到,这些痛苦的经历会将我本已不轻松的内心堵的严严实实。最为可怕的是,他们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淡化,它们会沉入到心底的深处,为我的压抑添砖加瓦,并不时在某个场景中再次刺痛到我。
基于这种感受越来越强烈,我意识到自己必须求助于专业的心理咨询,否则哪一天保不准会到崩溃的边缘,而且负面情绪的压抑只会让我的家人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在这样艰难的处境中,我很幸运地遇到了胡老师。在犹豫了几个月以后,我终于坚定地拨通了老师的电话。一种对重生的期盼在胸中激荡。
第一次咨询之后,我的心情非常愉悦。虽然只是聊天,但很神奇地是我对女儿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没有了那么多的“必须和绝对化”。
以前早上我经常会和女儿因为穿什么的问题撕扯半天,耗费很多能量。要不我觉得她穿得少,或穿得多,或穿得不利索不方便。这之后,我没有再施压我的权威,而是由她决定。当我发自内心,很轻松地对她说:“你想穿就穿吧!”时,她的眼中闪过一丝诧异。本来已经气势汹汹做好对抗状态的她瞬间柔和下来,对我极为认可。我让她做的事她也心甘情愿去做了。
另一个改变我观念的绝对化就是晚上上床睡觉时间。以前过了九点孩子没上床我心理就很焦虑,孩子又缺觉了怎么办。最要命的是,我的这种焦虑会以对孩子的斥责呈现出来。明明是我自己让孩子做得事情太多,明明是我在拖拉了,可我偏偏就把这个责任推给孩子,看着她被我训斥的伤心或生气,我仿佛有种报复的快感。可我明明是爱孩子的啊,怎么这种爱是凌驾于孩子的痛苦之上?!每次想控制自己这种情绪,但就好像洪水一样一发不可收拾。很神奇地是,第一次咨询之后,我就从心底里有了改变,这种改变好像是淙淙泉水一般自然淌出,没有费什么力气,没有自己和自己过不去。
昨天,女儿还说:“妈妈我怎么发现你现在变得这么好。”我诧异地笑道:“妈妈以前不是这个样子吗?”曾经我还一直以为自己是个正确无误的妈妈,是孩子太叛逆导致冲突不断,现在才发现我需要进步的空间实在太大了。
让孩子在“吃和穿”上说了算,孩子内在的力量才会越来越强大。让孩子成为她自己。非常感谢老师对我的提醒。
第二次咨询
在第一次约定好二次咨询的当晚,我的睡眠特别的差,噩梦连篇,一种恐惧充斥着我内心。仿佛害怕被人撕掉我的痛苦,这么多年,痛苦折磨着我,同时也像鸦片一样麻痹着我,让我享受。刀口舔血的感觉,让我喜欢自我折磨。
在犹豫中,我鼓励着自己,要面对的终究需要面对。于是有了第二次咨询。
收获有三个方面:
1.痛苦的剥离
感谢老师对我童年那一幕的不断刨根究底,让我说出了压在心底很多年,但是原先自己压根没有意识到的渴求。原来正是这种渴求让自己经常陷入自卑或是没来由的自怨自艾。童年时父母亲不在身边,缺乏关爱,让日后的我总感觉低人一等。这种感觉如影随形,处处钳制着我,让我畏手畏脚,有情绪也不敢宣泄。
在咨询做完后,我内心深处的悲伤、痛苦情绪仿佛二级分离时的火箭,被完完全全地剥离了出去。当跟随着老师的指令一遍遍地说出心理的诉求时,我接纳了,我接纳了自己不完美的童年经历,接纳了自己,同时这种感同身受也会应用在我养育孩子的过程中。
2.念
以前我半夜醒来,大脑瞬间清醒,困意毫无,就是不想睡觉了。做完咨询的当晚我不到十点就睡了,凌晨两点我如约而醒,看了眼时间,我心里对自己说,我还要睡,又沉沉地睡过去了。一直到早晨七点。早上起来,我精神焕发,激动不已。这是我近一两年来难得的好觉了。
我发现“念”的力量真的很强大。很多事情,都在一念之间。但是想要转变心中的念真的很难,看了很多书,听了很多讲座,都效果甚微。做个案可以从根源上挖掘到念,我觉得这点很厉害。当我反复说着“安息吧”三个字时,心里真的是放下了。胸口的发紧、堵的慌的感觉也渐渐消失了。
当图片中的人轻轻闭上眼睛,嘴角上扬,露出微笑时,我感到全身一股热流从脚到腿迅速蔓延上来,整个后背都热乎乎的,手心冒汗,心理就像通了双向八车道的高速,畅通无阻,堵的感觉也荡然无存。
3.悟
最后出现的景象,让我很感动。看到在蓝天绿地下,丈夫、孩子灿烂的笑脸,是那种发自内心的最无邪的笑容,我感到特别舒心、放松。看着家人欢快地在草地上奔跑,我的视野越来越远,那一刻是真正的一种心满意足。大概这就是活在当下的感觉吧。享受好现在的幸福就好,不念过去,不畏将来,这才能活出更好的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