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澍濃
一. 为什么读书?
这个第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句话可以反映我们为什么读书,同时,也要明白读书的目的,志向,和追求。
上古时代,没有科举,读书没有求取功名利禄一说,读书就是为了成就自己。当然,这个读书涵义可以广泛理解为求学,修行,精进等等。
即使在孔子时代,孔子读书也求一个“沽之哉”。曾经,子贡问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子贡借美玉比喻自己,问老师,我有一块美玉藏在盒子里面,有人出价,卖不卖?孔子说,赶快卖赶快卖,我正等买家呢。
如今,我们读书上学,一味为了好成绩,高分数和学一个技能,那么,在求学之路上要不要进一步思考一下,为什么读书?
二. 读哪些书
有一天我再次去书店看书的时候,我非常迷惘。在求学时期,如果进书店,一定找相关的书。那么,如今,进书店,会迷惘要读什么书,整架子的书,太多了,我们要读什么书?那么,如果说做人行世,“楚国无为为宝,唯善以为宝”,那么,读书一定也是唯善为师。这样思考一下,请看官自己思虑要读什么书,哪些书呢?
现在很多人推崇读论语,中庸,道德经等等,当然是一件好事。那么,读书之前,一定先心正意诚。这才是读书的起点。心不在意不诚,无法找到方向,也就找不到该读哪些书。
三. 读书方法
朱子有言说的很清楚: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做紧用力,居敬持志。
然而,古人的智慧,今人很难变通和参悟得透。同时,读古人书,可能觉得古今异义异时,所以,会觉得很多书已经落伍,过时。殊不知,无古今之无异者,千年不变是人性,天理自古皆同。所以,读书一定找到方法,读书要找到书中真谛,经世致用,古为今用,而不是刻舟求剑。
四. 读书的追求和境界
有人读书为了学习技能而读书,有人为了提高思想而读书。那么,随着读书范围和深度的扩展,会发现读书也是有核心,以前读书都是在外围绕圈圈,最后会慢慢找到核心圈层的书去读,这个过程很长,很多人都找不到门径和庭院。
那么,读书一定要思考,打破思维的禁锢。
譬如我们读古人书,一定要进入当时的时空,才能理解何为“闲敲棋子落灯花”,如今我们都没有见过油灯,如何想象落灯花?这就需要我们能够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感悟。读不同的书就要进入了不同的世界,时空,思想。同时,善于读书的人,思想的最高境界是能够如去如来,世事如幻梦,人生如幻境,读书即要能立境,也要能破境。
突然我有天发觉,人生第一层境界发现中医不能救自己,西医不能救自己。人生第二层境界发现孔子也不能救我,老庄也不能救我,佛陀也不能救我。人生第三层发现读书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赚一辈子钱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行一辈子善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原来,人这一辈子,重要的是觉悟,觉悟自己,自己觉悟,能了就了,想做什么,能做什么,要做什么,自己想清楚就好了。
原来读书就是我们那个登岸的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