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难寻

  若不是累到裙摆飞扬的风,我记不住下午四点后咖啡店桌角凝结的光影;若不是“枇杷树下”的院落外,枕河一颗年老的枫杨,那南浔悠悠的流水,便真少了这些许悠悠……

下午五时

  那个女店员应该不是不开心,可能只是在这里上班,每天需要面对的都是游客。所以那对着河的一扇窗,开关和她并没有什么关系。她不会刻意去讨好一门生意,语气上不会,心里应该也不会。只会按着原来的节奏做着自己,所以我自作主张开的,我又默默的关上了。她们趴在吧台时,两三个人,面对零零散散的几桌游客,有的是悠闲有的是自在。我觉着这样一个工作日的下午,做着年轻的自己,挺好。让进店的游客和阳光自己去相互调和……

枇杷树下

  先去了小莲庄,一处江南园林。墙是厚重的,那么多代人传承下来,到眼下成为逛南浔必去的一景,终究是沉淀了许多的故事吧。穿过重重的门洞回廊,看着那开在池边的紫藤也甚是老旧。这里莲花虽未生叶,园子倒挺漂亮。我一直忙着给妻子拍照,她穿的那么精致,打扮的那么漂亮,所以要开开心心的做女孩子喜欢的事情。这处私人宅院,只晓得是刘墉的后人,具体传了多少代,又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到现今这般境况,我没去搜索,现场也没怎么看,反正落花如流水,游客如游客一般……。还有那个藏书阁,暗黄的纸张成捆成摞,堆放在关紧门窗的玻璃房内,我们也拍了照打了卡,回身继续向前……

园内

  直走下桥,才算是到了南区主街。难吃的面是因为记错了小红书推荐那家的位置,冯管是双交里的大肉,还是我碗里的招牌羊肉都是柴而无味,更别说面和汤了!我想,位置那么好的一家店,味道能做成这样,也是因为在这个位置不愁生意的原因吧。逛的一路上还吃了一个枣味的鸡蛋糕倒是不错,回来时又打包了一些……

十字街码头

  古街不长不短,一会逛到了十字码头。乘船是3元一个人,沿河尽是商铺,这也是一处商业过剩的老街。游客络绎不绝,拥挤时就会让人觉得烦闷,中午时气温还闷热,所以逛的前两个小时挺无趣的!后来乘船到了下船的码头,也是街的尽头,游客只剩两三时,才觉心情舒畅。又沿着先前的路慢慢走回去。只为寻找一家临河的茶馆喝喝茶歇歇脚,却也是折腾了好一阵,才来到了开始的那家咖啡馆里落了脚。那之后按妻子的话说就是,我着实无趣的又埋头到一本书里去了!

游船

  其实不是南浔难寻,只是少年游的好心情难寻。驱车一百多公里的来回,总想着记下些什么,所以才有了这篇文字。倒也给以后的出游留点线索。一是,多陪妻子聊聊天,不要再自顾自的沉到自我的事情了去了,这是一块出游的基本保证。二是,多和别人打打交道,司机也好,饭馆老板也好,还是咖啡店员或游客都行,故事的线索总在谈话间会被扯出来……。这是留有记忆的地方,

谨记在心!

有风南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