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老生闲侃51
“十八大潮”
今天是农历五月十八,俗称“十八大潮”。这大潮非“八月十八钱塘江大潮”。
五月十八何谓“十八大潮”,无从考证。五月时令比较特殊,农家正忙夏收夏种,而时序进入“梅雨季”,阴晴相间,湿热桑拿。
谚语云,“夏至见稻须”。早稻抽穗,小麦收割,需要阳光。然而山芋栽插,中稻拔节需要雨水。
农历五月十八,正处夏至到小暑之中,典型的江淮梅讯期。因此,农民特别在意这个时节天气变化。
“十八大潮”抑或是农谚经验之谈,抑或是农耕文化对“雨”的期盼或警示。
农耕对雨水的认知近乎神奇。记得那黄髫时光,大人们特别看重十八大潮,深信不疑,头几天就做好栽插山芋的准备:给山芋娘娘施肥浇水,抢时间整理山芋地,那个忙呀饭含嘴里干活,至今记忆犹新。
十八大潮如期而至,果然滴滴答答下雨了。一大早,大人们就剪好芋苗,小孩儿们提篮搬苗、“上苗”,大人和大些孩子则插苗。从清早忙到午后,目的是让插下的芋苗让雨水淋淋好成活。
从小跟随父亲学习耕种,对农谚特感兴趣,以致后来的岁月验证不辍。诚然时过境迁,却兴味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