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时间有限,所以本篇文章暂时写作文摘,待有时间的时候再来将它补齐吧。
这棵古树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象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个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象都是个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树的形象一般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
所谓“意义”,其大半都是出于实用的态度,起于实用!
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美就是事物呈现形象于直觉时的特质,
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
跳开利害的圈套,只聚精会神地观赏事物本身的形象。他们知道在美的事物和实际人生之中维持一种适当的距离。
艺术须与实际人生有距离,所以艺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相容。
艺术本来是弥补人生和自然缺陷的。如果艺术的最高目的在于妙肖人生与自然,我们既已有人生和自然了,又何取乎艺术呢了
美感经验是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态的往复回流,我们可以从这个前提中抽取两个结论:一、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物的意蕴和人的感情密切相关;二、人不但移情于物,还要吸取物的姿态与自我,还要不知不觉的模仿物的形象
美感和快感是很容易分别的,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而快感则起于实际要求的满足。
自然中有美有丑,艺术只模仿自然的美,丑的东西要丢开。美的东西之中又有些性质是重要的,有些性质是琐屑的,艺术家只选择重要的,琐屑的因丢开
从表面看,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似乎相反,其实他们的主张是相同的,它们都承认自然本来就有所谓美
创造的想象可以分析为两种心理作用:一种是分想作用,一种是联想作用。
分想作用就是把某一个意象和与他相关的许多意象中分离出来
创造大半是旧意象的新综合,综合大半借“联想作用”
分想作用和联想作用只能解释某意象发生如何可能,不能解释作者在许多可能的意象之中何以独抉择该意象
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完整性。它是旧经验的新综合,它的精彩就全在这综合上面见出。在未综合之前,意象是散漫凌乱的;在综合之后,意象是和谐统一的。这种综合的原动力就是情感
凡是创造之中都有欣赏,但是创造却不仅仅是欣赏。创造和欣赏都要见到一种意象。欣赏是见到意境就止步,创造却要再进一步,把这种意境外射到具体的作品上去。见到一种意境是一件事,把这种意境传达出来让旁人领略又是一件事。
凡作诗最宜讲究声调,须熟读古人佳篇。先以高声朗诵,以昌其气;继之以密咏恬吟,以玩其味。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调拂拂然若与我喉舌相习,则下笔时必有句调奔赴腕下,诗自成之,亦自觉朗朗可颂,引出一种兴会来。
这其实并不是矛盾。诗和其他艺术一样,须从模仿人手,所以不能不似古人,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但是它须归于创造,所以又不能全似古人,全似古人则失其所以为我。创造不能无模仿,但是只有模仿也不能算是创造。
它是不由自主的,有时苦心搜索而不能得的偶然在无意之中涌上心头。希望它来时它偏不来,不希望它来时它却蓦然出现。
据心理学家的实验,在进步停顿时,你如果索性不练习,把它丢开去做旁的事,过些时候再起手来写,字仍然比停顿以前较进步。这是什么道理呢了就因为在意识中思索的东西应该让它在潜意识中酝酿一些时候才会成熟。
文章忌俗滥,生活也忌俗滥。俗滥就是自己没有本色而蹈袭别人的成规旧矩。
他能看重一般人所看轻的,也能看轻一般人所看重的。在看重一件事物时,他知道执着;在看轻一件事物时,他也知道摆脱。艺术的能事不仅见于知所取,尤其见于知所舍。
“觉得有趣味"就是欣赏。你是否知道生活,就看你对于许多事物能否欣赏。欣赏也就是“无所为而为的玩索"。在欣赏时人和神仙一样自由,一样有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