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变量5》

这已经是何帆老师写的第五本《变量》了。老实说,我最喜欢的还是第一本,无论是书中的观点、排版及章节分类都是清晰而又让人容易理解的。

到了第5本,很多的文字总有种让人凑字的感觉,逻辑上也没有很深的体感,连章节分类也看不到标题,甚至有种无章节的感觉,感觉有些混乱、有些没有逻辑,更像是想到哪写到哪,读完整本书,我更多的还是失望,不像第一本,各种惊喜和触动。读完5,有种不知道写了什么,似乎整本书都在强调一个不确定性,因为疫情导致无法实地考察从而也没有感觉写出这本书,但是许诺过一年一本书又不得不写的感觉。对于何帆老师全无不尊敬的意思哈,只是读完后一种真实的体感。

整本书里让我有印象的就数关于中国的优势那两页的描述了。

“没有人喜欢动荡,人们渴望的是稳定。越是动荡,对稳定的需求越旺盛。中国最大的优势就是稳定性:经济稳定、政治稳定、文化稳定、产业稳定、技术稳定”。

我理解这个“稳定”是相对于全球的其他不稳定的国家而言的。作为一个个体,我总感觉这个“稳定”背后也有一些不安的因素。

 也许这就是何帆老师在书中所说的“中国现在很多人在理智上乐观、在预期上悲观”。

也许这就是何帆老师所说的,有了稳定性,还需要将它变成可预期性。而实现可预期性的关键是连续坦诚,让人们有长期的可预期性和放低预期,实事求是,让老百姓能真的明白各种各样政策和变化的背后。

不管疫情未来走向如何,不确定性肯定会长期伴随我们,希望何帆老师的下一本《变量》能回到《变理1》给到我的感觉,内容的新颖、观点的突出,还有种种为读者考虑的细节。也许我也该放低预期。呵呵。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