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忌简单归因

我有把原因简单化的习惯

我的优点是善于归纳分析,这也是我的缺点。在归纳过程中,我经常利用我的经验进行分解归因,其中不可避免的会把原因简化。

简单归因的原理与害处

归因偏差指的是认知者系统地歪曲了某些本来是正确的信息,有的源于人类认知过程本身固有的局限,有的则是由于人们不同的动机造成的。

  • 浅层归因——在总结自己走进矫治所的原因时,常常说是由于自己抵挡不了诱惑、控制不住自己,对自己的行为只从直接原因上分析,而不从根本原因入手,作蜻蜓点水式分析,不愿进行深入地剖析。
  • 外部归因——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倾向于主观以外的因素,一味地怨天尤人,强调客观原因。
  • 片面归因——在对自己行为进行归因时,不进行全面客观地把握整体上综合地归纳总结,而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论一点,不及其余。
  • 消极归因——用一些不可控制的和具有稳定性的因素来解释自己的行为。如个人禀赋、天资,任务难度等,把自己的行为的成因归结到难以改变的因素上。
简单化的好处

简单归因并不是没有好处。

  • 原始人类在自然中面对生存问题时,例如遇到野兽,必须在极短时间内找到生存方案,若是不能完善解决,就会有危险。这种时候浅层归因就充当了快速解决问题的途径,快速找到导致自己当前状况的原因并试图解决。

  • 进入文明社会后,出现了各种思想和知识,在学习它们时要马上理解是非常困难的,这时候片面归因浅层归因就能发挥作用,先进行第一次吸收,以待后续反刍充分理解。

  • 外部归因消极归因可以保护人类的心理健康,在遇到挫折时避免过大的打击,这种状态下人们表现出了各种的“找借口”。

解决方法

归因偏差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人们可以尽量去减少它的影响。

  • 在遇到问题时,要考虑特殊事件和一般情况的关系。

  • 在遇到问题时,要注意如果有不止一个原因存在,那么对自己的归因不要太过自信,应充分地考虑各个因素的作用。

  • 在遇到问题时,不轻易下最终结论,围绕着暂时的观点继续进行调查分析,深入了解,避免受到自身心理的干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