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儿流浪记》是由法国小说家,埃克多·马洛(1830~1907)创作。
他一生写了70多部小说,而且都十分畅销,《苦儿流浪记》更是家喻户晓。这部小说问世后,曾被译成英、德、俄、日等多种文字,而且直到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它还在法国被重印出版,并多次被搬上银幕。
《苦儿流浪记》内容大概讲述的是小主人公雷米,在六个月大时被叔父设计偷走,后被养母养大。在8岁时,养父把他卖给了到处又走卖唱的师傅,在经历了师傅的离世、阿根爹进监狱等一系列遭遇和变故后,雷米仍然保持着天真和善良的本性,最终在历经各种挫折和遭遇后与生母相聚的故事。
现在就简单讲述一下小说的大概,让我们跟着小主人公雷米一起走进他的世界。
雷米从小和巴伯兰妈妈生活在一起,虽然他也有父亲,但是父亲常年在外。直到雷米8岁才第一次见到这个父亲。
父亲是因为受了伤,不得不回到家里。
雷米一直想要有个父亲,在他心中父亲这个称号,是温暖而伟大的。
然而现实给他浇了一盆冷水,当雷米看见父亲后。很自然的想要上前亲近,却被父亲嫌弃的用拐杖推开。
雷米顿时有了失望的感觉,他觉得自己日夜思念的这个人好像不喜欢自己。
他怀疑天下的父亲难道都是这样的吗?
随着父亲的回来,雷米的命运也发生了转折。
雷米在无意中听到父亲和母亲的谈话得知,原来自己不是他们亲生的。是捡来的!
听到这个消息雷米大惊失色,他不敢相信这么疼爱自己的母亲,竟然不是自己的生母。
最让雷米担心难过的是,养父准备把他送到孤儿院去。
雷米当然不愿意去孤儿院,养母也舍不得。
就在养父准备去申领孤儿补贴金时,他们遇见了雷米的第一个贵人,雷米的师傅——维泰利斯拉,一个行走卖艺的孤独老人,一个曾经享誉闻名的落魄音乐家。
雷米被养父租给了这个老人,当然他是瞒着雷米的养母——巴伯兰妈妈做的。
趁养母不在家时,养父让维泰利斯拉领走了雷米。
雷米在悲痛中离开了自己的养母,他是那样无奈、无助。他自己无法选择,只能被命运无情的牵引着……
第一次离开亲人,雷米无比伤心。好在维泰利斯拉师傅是个好人,也是个慈祥的绅士。他很照顾雷米,这一点给了雷米心灵上一些慰藉。
在和师傅相处中,雷米发现师傅多才多艺,可以认字、会唱歌还会训练小动物。他们每天走街串巷,到处卖艺,以此来养活自己。
雷米和师傅的感情日益渐增,此时的师傅更像是自己的父亲。他满足于雷米对父亲的所有幻想,在师傅这里他学回来唱歌、认字。性格也越来越开朗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