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己和解,治愈你内心的内在小孩》读书笔记(5)

感受原始欲望,接受原始恐惧

当我们出生,原始欲望与恐惧就已存在。我们需要自我疗愈,学会知足,享受快乐。

我们出生的时候,恐惧和我们同时出生。切断与母亲的脐带,我们必须学会独立呼吸,能否呼吸到第一口气,成了我们原始恐惧的由来。

随着原始恐惧而来的,是原始的欲望。即使我们长大成人,原始恐惧和欲望仍然存在。

恐惧和欲望来自同一源头。我们害怕死亡,欲望便由此而来。深入观察欲望就会发现,我们每一个欲望都是这个原始欲望的延续。由于我们还不懂辨识内在小孩的欲望,我们的欲望因此无法得到满足。


知足是快乐的条件

当我们回到当下,我们会看到自己已拥有所有快乐幸福的条件,我们也可能发现,自己所拥有的,已经超过让自己在当下感到快乐所需的条件了。我们必须停止追逐,因为即使得到自己所欲求的对象,我们也不会感到快乐,因为我们会想着要追逐另一个目标。

如果我们有安全感,就可能不会再有更多的欲望。 我们已有很多幸福快乐的条件,不需要到未来追逐,追求得到更多,我们所拥有的已足够。一旦我们实践这个生活方式,我们立刻能成为幸福快乐的人。


与痛苦的回忆告别

原则上,我们都知道过去的早已不在,记忆只是影片或是照片,但那些影片持续播放,每一次播放,都使我们再度受苦。

假设我们在一间电影院内,那部影片在银幕上播 放。坐在座位上看这部影片,我们可能以为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我们甚至会哭泣。那痛苦的感受是真实的,那眼泪是真的,但那经历不是在当下发生,那只是一部 电影。

如果我邀请你和我一起走近银幕,触摸那个银幕,我们会知道并没有人在那里,只有光在银幕上闪烁。我们无法和银幕上的人交谈,无法邀请他们和我们一起喝茶,因为这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并不真实,但它产生 了真实的痛苦、真实的忧郁。

知道内在的小孩还在那里,沉溺于过去,这个很重要。我们必须拯救他。

安稳地坐好,安住当下,我们应该与内在小孩讲话:“我亲爱的小兄弟,我亲爱的小姐妹,你该知道我们已经长大,现在我们可以保护和维护自己了。”


享受当下的快乐

如果我们在幼时曾受过虐待,几乎所有我们看到或听到的,都会触及那受虐待的记忆。 持续触及这些影片会产生恐惧、愤怒以及绝望,我们称之为“不适当的注意”,因为它牵引我们远离了当下的时刻,进入过去的痛苦之地。

很多人无法脱离影像的世界。有了正念的能量, 我们就能够觉知:以前痛苦的经历只是影像,不是真实的。如此,我们就能看到生命中的美好,知道快乐地活在当下是可能的,那时我们就有能力改变整个境况。


从痛苦中学习慈悲和爱

了解痛苦能够带来慈悲与爱。没有理解、爱以及慈悲,就不可能得到幸福。我们的理解和慈悲都来自对痛苦的了解。当我们明白痛苦,就不会再抱怨;当我们接受痛苦,就会具有慈悲心。

因而,痛苦是有用的。

如果我们不知道如何处理痛苦,就会沉溺在苦海之中;如果懂得处理痛苦,我们就可以在痛苦中学习。

我们倾向于逃离痛苦。寻找快乐,回避痛苦是人的天性。我们需要指示自己的心,告诉自己,痛苦有时是很有用的,我们甚至可以说“良善的痛苦”。

感谢痛苦,我们才能开始了解。没有理解与爱,我们无法得到一点幸福。痛苦能带来快乐,我们不该害怕痛苦,而是该握住痛苦,深深观看痛苦,温柔地握着它、从中学习。要知道,我们能从痛苦中学习。

痛苦的“良善”是真实的,没有痛苦就没有幸福快乐,就如没有淤泥就没有莲花一样。当你懂得“如何痛苦”时,痛苦就不再是一回事了。从痛苦之中,幸福的莲花得以盛开。


修习“五念”,疗愈恐惧的种子

1.本质上我会老,我无法避免年老。

2.本质上我会病,我无法避免疾病。

3.本质上我会死,我无法避免死亡。

4.我所爱的人和物,在本质上会改变。 我无法避免要和他们分离。我无法保留任何东西。我空手而来,空手而去。

5.我所造的业是我唯一的所有。我无法逃离我的行为(业)的后果。我的行为(业)是我站立之地。

每一天我们都要这样修习,抽一点时间,跟随呼吸,沉思每一项练习。修习“五念”,让恐惧的种子能够流动。我们必须邀请它浮现,辨识它,拥抱它。如此,当它返回内心深处的时候,它就变小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