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成长》- 能力和成就的真相

一、思维模式与成绩

无论是爱因斯坦,还是达尔文,或者莫扎特,他们并非从小就是天才,甚至可以说是太平常不过,让他们出类拔萃的是他们的思维模式和努力。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不断寻找新的挑战,热爱投入自己所做的事情。

1.固定型思维

具有“不愿努力”综合症,因为对于他们来说除了让自己显得格外聪明之外,就是尽可能的少付出努力,否则容易暴露自己的不足。

学习过程只会一头钻进书里,不动脑子地死记硬背,还不愿学习新方法。

低估发展的潜力,浪费太多的才能。

2.成长型思维

停止努力简直是件让人无法理解的事情。

学习中会寻找问题背后的线索和规律

如果说一个人能学会什么东西,那么世界上其他人也都可以学会,只要在此前和当下给他们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

一次考试的成绩只能告诉你目前所处的位置,并不能决定将来能到达的高度。

二、夸奖和肯定标签的危险性

现在很多父母意识到孩子需要夸奖,这样才能提升孩子的信心,然而超过80%的固定型思维的父母却不会夸奖孩子。

被赞扬“孩子你真聪明”和被贴上“聪明”标签的孩子,会让他们拒绝有挑战性的任务,因为他不能暴露出自己不聪明,想方设法避免别人对他们才能的质疑,最终会导致愚蠢。

被赞扬“孩子你真努力”的孩子,则不会把遇到困难,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当成是失败,更不会觉得那是对自己聪明与否的衡量。

三、否定标签及其作用

1.固定型思维

无论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标签都会扰乱自己的思绪:被贴上肯定标签时会害怕失去,被贴上否定标签时会害怕正如其所说。

刻板印象会让你缺乏归属感,与周边格格不入,同时还会使得你过于相信他人的看法,被他人所定义。

2.成长型思维

不受刻板印象所害,不相信永远低人一等。如果确实落后于人,那么就更加努力学习,试着迎头而上。

刻板印象并不影响他们很好的融入周围环境,因为他们不太在意别人的看法,而是自己定义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