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辯證思考的小遊戲

常提到「辯證」這個詞——試著用最簡單(卻未必最正確)的方法解釋一次。


要指出一個概念是什麼,有兩種途徑:論證與辯證。

論證,是想直接界定出這個概念「是什麼」。

好比,你問什麼是愛?

論證者會翻開哥林多前書第13章,然後告訴你:喔,愛就是恆久忍耐、有恩慈,愛就是不嫉妒、不自誇、不張狂。


辯證,則是想強調這個概念「不是什麼」。藉由否定極端,來表達其範圍何在。

好比,你問什麼是愛?

辯證者會想:忍耐,或許是愛。而愛又未必是忍耐……恆久的忍耐,會讓人分不清那究竟是懦弱、寵溺、習慣,抑或是自我犧牲的快感。

當然,完全不忍耐,一定不是愛。


至於不嫉妒,或許是愛。而愛又未必是不嫉妒……因為不嫉妒、不欲求、不期盼,不為可能的失去或佔有而悲喜。這種愛,太怪。

當然,滿懷嫉妒,不是愛。


辯證者不能明確地告訴你什麼是愛。

但他知道,處於忍耐與不忍耐、嫉妒與不嫉妒的兩端間,才是愛。


論證,是建構的。論證者努力描繪世間各項概念的具體形貌。面對灰色地帶,則儘量用更細膩更明確的描述與規範,加以補充或排除。

什麼是「愛」?什麼是「人」?什麼是「猥褻」?什麼是「桌椅」?

論證者眼中的世界,是清晰的、有邊界的、可描述並定義其形狀的。

图片来自少爷网易博客


辯證,是解構的。辯證者以白責黑、以黑攻白,努力嘗試世間各項概念的延伸極限。而那片灰色地帶,則恰恰是其奮力推開兩端後的工作成果。

什麼是「愛」?什麼是「人」?什麼是「猥褻」?什麼是「桌椅」?

辯證者眼中的世界,是要靠你從黑白間揣摩,才能觀察出大致範圍的。

图片来自少爷网易博客


兩種途徑,沒啥對錯好壞:世間混沌,得有個成法,因此人試著論證;然凡論證,必然有錯的可能,奇正相激,便生辯證;辯證一出,界線泯滅,又復混沌——待覓規矩時,還是得靠論證。


至此,概念簡介完畢。以下,要教大家一個我自己常玩的辯證小遊戲。


方法很簡單:隨便找個標的,先舉出它的優點,然後試著從這個優點的極端切入,去發展它的缺點。最後要在兩端之間,如槓桿般的呈現出一個「辯證點」。

例如,數位相片的好處是:相片永遠不會泛黃。

图片来自少爷网易博客


但同時,數位相片的壞處是:相片永遠不會泛黃。

图片来自少爷网易博客

又例如,伴侶的好處是:傷心的時候,還有人你在身邊。

图片来自少爷网易博客


但同時,伴侶的壞處是:傷心的時候,還有人在你身邊。

图片来自少爷网易博客

不朽與可朽間,我們可以切出一套辯證的觀點。

不朽,讓存在變得永恆;可朽,讓存在變得珍貴。

永恆,就不珍貴;珍貴,因難永恆……此觀點兩端,優缺點互換。


陪伴與孤獨間,也可以切出一套辯證的觀點。

陪伴,宣洩了你的痛苦;孤獨,深刻了你的痛苦。

宣洩,就不深刻;深刻,因難宣洩……此觀點兩端,優缺點互換。


玩的時候,注意得像前述,切出了辯證點才算數。光掰些好壞處,只是應付。

看事情,切辯證,產論述,十餘年來,習慣成自然。

有興趣的人,不妨試著玩玩。



满座衣冠似雪——關於辯證思考的小遊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