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年轻干部的成长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于年轻干部自身而言,都会遇到初入基层与群众打交道无经验、茫然不知所措,甚至不知道该如何下手的普遍问题。那如何成长为与民为友、踏石留印的干部,就是每一位初入基层的年轻干部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
一要用庄稼汉的执着来种田。青年干部要有庄稼汉的精神,俯下身去犁田、耕田、种田,精心耕作好自己的责任田。干事业绝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更不会一蹴而就。我们要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在急难险重的浪头,在问题纠纷的一线主动历练,付出百倍千倍的努力,去做足功课、做实业务,做到统筹兼顾、心中有底、手上有法、脚下有力,真正干出成效和业绩。
二要用工匠的精神来敬业。以匠人之心履职尽责,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细节决定成败。“工匠”是技艺精湛的人,精湛的技艺源于日积月累、不断完善。只有以严谨务实、一丝不苟的责任心辛勤耕耘,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进取心顽强拼搏,做到其技艺巧夺天工。如何敬业,我认为要装好三个“筐”。第一个“筐”是“顶天”。即上级的文件精神。这是“星级大厨”的必备品,这就要求读懂、吃透、运用政策。先学一步、学深一步才能融会贯通的使用,达到应有的高度。第二“筐”是“立地”。即“踩在田埂上作文章”,必须服务基层,了解基层一线的实际情况,多搜集一些冒着热气、带着露珠的活生生的问题。第三”筐”是勤勉。正所谓“趁水和泥,趁热打铁”,做到案无积卷、事不过夜。跟上节奏,主动去谋、努力去干、拼命去做。分清“缓事急办”与“急事缓办”的原则,避免忙中出错。
三要用实干家的作风来干事。年轻干部要有早干、实干、巧干的风范。“早干”善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实干”争先,空谈误业,办公室工作是服务领导、部门和群众的“最早一公里”,不能做样子、搞空谈,要以担当实干推动工作争先进位;“巧干”化难,迎难而上,苦干不是蛮干,要坚持创新,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因势利导,把工作做实做好,在两地四区的火热实践中挥洒青春汗水,奋力谱写银川科创新城高质量发展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