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照亮生命之光,一直是这样,未曾改变。因为我也是受益者之一。在千篇一律的日子里,阅读让我们遇见最好的自己,写作让苟且不再苟且,也让诗和远方融进生活点滴。
领读者书会成立以来,我们时不时见证着惊喜,分享着快乐。特别是暑假三树三比三提活动的开展,让板小的小作家们格外活跃。一位领读者带一到两名学生阅读写简书,对于农村娃娃,看似不可实现,但结果却出人意料。
为每个孩子的未来着想,为培养未来的清北之星发力,放假前邀家长们座谈,将我们想象的蓝图一一描绘。我知道,这其中有不少家长是动容的,也是极愿参与的。放假以来,陆陆续续的豆腐块在群里发布,孩子们的阅读写作积极性空前,部分家长也参与进来,虽然文字稚嫩,但情真意切,饱含生活的感悟。如张皓妈妈,袁溶娟爸爸等的,在陪同孩子阅读的同时,不由自主的激发了自身的成长动力,亲子共读,共话成长,这不失为一种难得的幸福。
很多孩子的读后感通过写简书,真正将书本读出了味道,读出了实效。相较以往的走马观花式阅读,读完了只是在脑海里做短暂停留,真正的以读促悟并没有达到目的。如今,利用简书来记录读书心得,让孩子们深入文本,对话作者,自然须下一番苦功夫。有些孩子还尝试写作,童真的语言,质朴的表达,通过一次次的尝试,文笔渐佳,通达流畅,读来很是令人惊讶。如袁溶娟,褚凌萱等三年级可爱的小朋友,还有顾珮馨,贾雁祯,张皓等同学,都能在简书上为自己开辟一片写作天地,字里行间满是童真稚语,读来令人欣慰。你看,原本可怕的写作文,就在这不知不觉间完成了兴趣与文笔的双重提升,可谓一箭双雕。
最近疯转的教育改革机制,更是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可以说,不阅读的人生是苍白无力的,不阅读的孩子高考希望是渺茫的。正如今年高考数学题一样,本来很简单的黄金分割线题目,正因为不少考生读不懂题目导致失败。从另一个层面也可以这么说,曾经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如今该这样说得语文者得天下。曾经有钱钟书数学15分,中文了得被清华破格录取,今有韩寒,郭敬明等后生可畏。文学,阅读,真的可以给你开辟新的天地。当然,只要博闻强识,其他科目也自然不在话下。
“腹有诗书气自华”,把读书当作一种享受,从阅读中完善自我,以写作提升自我,这是正确学习的打开方式。当我们妙语连珠,口吐莲花,气宇轩昂,儒雅端庄的时候,你要知道,你的气质来自于你读过的书。常以“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提醒自己,读书便不失为良好的整容术。
边读边思,读写结合,方能长久补足精神之钙。愿你是那个可爱的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