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用思维方法——三分法

前几天,跟办公室主任聊天,谈到了单位现在的工作状态。主任说了一句话,让我一直回味。

咱们单位现在的情况是三分之一的人在干,三分之一的人在看,还有三分之一的人专门负责捣乱。

其实,我知道实际情况更严重。主任说得只是能够正常上班的这一半人,单位名册上还有一半的人根本就没有上班。只是逢年过节领取福利的时候才会出现。

主任的思维方式是三分法。而我用的是二分法。上班和不上班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事。至于上班之后,工作状态怎么样,那是同一性质下量的问题。


《易经》上有句话,“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是两分法。把世上的事物分成阴阳两种不同的性质。

《道德经》上的一句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重点就是三分法了。

一个混沌不可知之物,道,演化出了阴与阳,然后阴阳相互运动相互作用,最终创造了世间万事万物。

孔子也说过,“执其两端,而用其中”,抓住两边,用中间这块。这也是三分法。

毛主席就是使用三分法的大师。毛主席把人群分成“我、友、敌”三种;把势力分成“进步势力、中间势力、顽固势力”三种;把持久战分成“防守阶段、相持阶段、反攻阶段”,还是三种;把世界分成第一世界、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还是三种。

正是这些不同时期的三分法,指导了革命的不同阶段,从而保证了革命的胜利。

大家都知道,任正非特别崇拜毛主席,最爱看的书,就是《毛选》。华为在管理中提倡“灰度管理”,这也是一种三分法。

在黑与白中间还有一个灰色,巧妙地把人治与法治结合起来,“寓人治于法治”,从而让管理更有弹性和活力。

写作的时候,我们把文章分成开头、中间、结尾,也是三分法。

做营销时,我们把客户分成三种核心客户、一般客户和外围客户。

在生活中,三分法也随处可见,比如你、我、他;过去、现在、未来;事前、事中、事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思维、情感、行动等等。


其实,任何事物都可以分成三种状态,好、坏和中间。三分法可以让我对事物认识得更加深刻,更容易抓住重点,行动时更加有针对性,也更容易取得成效。利用三分法,我们可以对不同的人、事、物采取不同的策略,配置不同的资源。

作为一种思维方法,不论是看人论事还是分析解决问题,三分法都非常实用,值得我们仔细揣摩熟练运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