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6

帕金森病长者居家照护核心要点笔记

帕金森病长者居家照护核心要点笔记

一、课程导入:帕金森病的危害与照护意义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拳王阿里颤抖着点燃火炬的场景,让全球瞩目帕金森病对人体的影响。昔日叱咤风云的拳王,在疾病面前顽强抗争,也让我们意识到:帕金森病如同“猛虎”,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导致其运动功能衰退、生活能力下降。

为提升帕金森长者生活质量、增进疾病认知、减缓病情进展,本次课程围绕“帕金森病认知+居家照护实操”展开,帮助护理人员精准掌握照护核心技能,为长者提供科学呵护。

二、帕金森病核心认知

(一)疾病定义

帕金森病是英国内科医生帕金森先生于1817年首次详细描述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核心病因是大脑内多巴胺能神经元退化,导致多巴胺分泌不足,进而引发运动功能及非运动功能障碍,主要特征为静止性震颤、动作迟缓、肌张力增高、姿势不稳等。

(二)症状分类与识别

1. 运动症状(核心表现)

- 静止性震颤:静止时肢体不自主震颤(以拇指、示指、中指为主,类似“搓丸子”动作),活动时减轻,睡眠时消失;

- 肌肉强直:肢体、躯干、颈部等肌肉僵硬,失去柔韧性(如腕关节僵直呈“路标样”姿势);

- 动作迟缓:行走起步/停止困难、面部表情呆板(“面具脸”)、精细动作(扣纽扣、系鞋带)无法完成、写字越来越小(“写字过小症”),晚期出现发音模糊、呛咳;

- 姿势平衡障碍:早期走路上肢摆动幅度减小,后期步伐变小变慢、转弯困难,严重时行走中“僵住”(“冻结现象”)或小步前冲(“慌张步态”)。

2. 非运动症状(易被忽视)

-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便秘、腹胀、多汗、脂溢性皮炎、尿潴留等;

- 睡眠障碍:白天嗜睡、多梦、夜间易醒;

- 神经精神障碍:抑郁、焦虑、幻觉、认知功能下降等。

(三)发病特点与危险因素

1.发病特点:病情进展缓慢,早期症状与衰老、常见病相似(如轻微手抖、动作变慢),易被忽视,需护理人员细致观察;

2.危险因素:

- 年龄: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约2%,随年龄增长多巴胺神经元减少;

- 环境:长期接触杀虫剂、除草剂、污染环境等可能诱发;

- 遗传:有家族聚集倾向,患者家属发病率高于普通人群。

三、帕金森病长者居家照护核心要点

(一)环境与生活护理

1.环境改造:居室、卫生间地面保持干燥清洁,浴室铺防滑垫、配备沐浴椅;

2.衣物与出行:选择拉链/魔术贴款衣物、无鞋带防滑软底鞋,搭配长柄鞋拔辅助穿鞋;

3.进餐护理:

- 体位:半坐卧位或坐位进餐;

- 食物:流质食物用吸管吸食,咀嚼困难者给予稀粥、蛋羹等易吞咽食物,避免坚硬、滑溜、圆形食物;

- 方式:少量分次吞咽(一口饭吞咽2-3次),不催促长者,防止呛咳、烫伤。

(二)安全照护

1.日常防护:

- 餐具选用不易打碎的不锈钢材质,水杯选宽把手轻质款,牙刷用粗柄款;

- 体位改变遵循“3个半分钟”:卧位→坐位→站位,每个姿势停留30秒,预防体位性低血压;

- 禁止登高、操作高速机器、提重物、自行接触热水/锐利器械(剪刀、菜刀),认知障碍者药物由专人保管、定时喂服。

2.应急处理:教会长者体位性低血压自救(立即倚靠固定物或平卧,降低重心、适量饮水),出现尿潴留时先腹部热敷,无效及时就医。

(三)用药与康复护理

1.用药护理:

- 遵医嘱终身规律服药,不可擅自停药、增减药量;

- 吞咽障碍者将药片研磨成粉末服用,避免与高蛋白食物(鱼、虾)同服;

- 漏服时不擅自补服双倍药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异常及时就医。

2.康复锻炼:

- 早期:散步、打太极拳、八段锦,或进行择菜、剥豆子等精细家务训练;

- 进展期:练习起坐动作,起步困难者用小障碍物视觉提示或节拍音乐听觉提示,行走时保持直立、双臂摆动,转身走弧线;

- 面部与口腔:练习微笑、皱眉、鼓腮、吹口哨,用冰水冷刺激口腔提升肌肉敏感性;

- 手部:进行手指交替拍打、握拳、写字等动作训练;

- 晚期卧床者:协助采取舒适体位,被动活动关节、按摩四肢肌肉(动作轻柔)。

(四)心理与生活方式管理

1.心理支持:

- 面对面耐心交流,不随意纠正长者错误表达,提前告知下一步行动(如“现在要穿衣服了”);

- 鼓励长者保持整洁着装,多与亲友交往,通过微笑、轻抚给予情感支持,缓解抑郁、焦虑情绪。

2.饮食与习惯:

- 饮食:高热量、高维生素、低盐低脂、适量优质蛋白(蛋、奶、鸡肉),多吃粗粮、新鲜蔬果,多喝水,适量饮茶/咖啡(避免睡前饮用),戒烟酒;

- 避害:避免接触杀虫剂、除草剂,蔬菜水果彻底清洗、去皮,不用铝制炊具;

- 睡眠:白天适量运动,减少休息时间,晚餐不宜过饱,小腿不适时用50-60℃热毛巾外敷、按摩缓解。

四、常见认知误区纠正

1.误区一:帕金森病是自然老化现象→实际是神经系统疾病,早期症状(动作变慢、肢体僵硬)需警惕,及时干预;

2.误区二:手抖就是帕金森病→甲亢、脑卒中后遗症等也会引发手抖,需就医明确诊断;

3.误区三:帕金森病是不治之症→通过规律服药、康复锻炼、心态调节,可维持良好生活自理能力,显著改善生活质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