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班时,好朋友给我发来信息,约我聊一聊,坐定之后,她告诉我:“我想好了,准备九月底十月初,回县城去,我不希望我的孩子们慢慢地都不认识妈妈了。”
话还没有说完,我看到她眼圈已经红了。
我想,那一片泛红的背后,有对双胞胎儿子未尽母亲职责的愧疚,也有对奋斗了数年的这一方职场天地强烈的不舍。
我想起《三十而已》里面王曼妮离开上海时落寞的背影。
这种选择,真的需要勇气。
王曼妮不单纯是因为失恋了,而放弃事业,放弃大上海,而是那种对过上梦想生活的失望与无力感,一直在累积,直到最后一根稻草压下来。
我不知道压倒我朋友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但我能明白,她做选择的过程,是很痛苦的。
我也无数次经历过这种痛苦。
现如今,我也三十,虽然在上海成了家,定了居,买了房子,工作稳定,可是又面临着为孩子去争抢优质教育资源的新挑战。自己的生活,如今也被圈定在公司和家这样的两点一线中。
我也常想,当初为何要拼命在上海扎下根来。
还记得八年前,我尚在长沙,彼时还在参加毕业答辩的我,就有了勇闯大上海的斗志,我觉得自己如此出众,我就应该去更宽广天地里折腾,我要混得比身边人都好。
如此单纯粗暴的斗志!
去大地方出人头地,这个念想,是青春最美好的附赠。这一腔热血,能支撑每个人走的路,有着不同的里程。
然而,一直热血并不会一直爽,除非你在这个城市里,找到自己真正的归属。
对于这个归属,我曾一度很迷惑。
我的归属是什么?
前面三年,我的归属就是我的办公室,我可以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待在这里,办公室的每一滴空气,都是我热血的见证。
后来,职位和薪水都涨得没有我预期的那么“与众不同”,而留在老家的朋友同学,一个个都有了幸福小家,并且走上了康庄大道。
我开始迟疑。
就在即将逃离之时,非常巧合的认识了我的先生,也就是我现在的另一半。
他一句“我一定要在上海有我自己的房子,有我的家”,再次点燃我心中的火,如果你以为是奋斗之火,那就错了。
是好好留在这个城市的希望之火。
自那以后,我便以为,我在大上海找到了新的归属,那便是我爱的人,我的家。而且,随后的五年里,我也一直是这么想的。
直到生完孩子,我与先生的关系,开始出现裂缝,很多次的沟通,我觉得都无果,始终能感受到那股无力感,那种对自己人生的极度失望。
我一次次地想,“我这样一个优秀的人,怎么就把日子过成了一地鸡毛?我怎么就如此不堪了?我不是要做一个成功的人吗?”
相守的这短短五年里,我从没有哪一次,这么无力地想要放弃这段感情,因为我感觉自己找不到归属了,像一叶扁舟,被放逐到满是浮萍的岸边,雨横风狂,四围的孤独,如黑云压城一般,日夜袭来。
我又一次进入“迟疑”的状态,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还要留在这个城市,心再一次游离。
直到我开始感恩。
我对先生放下期待,过去五年他确实对我很好,是把我放在手心里宠的那种好。
现在我做了妈妈,像极了钟晓芹,是个巨婴。所以他不曾直白流露的不满和埋怨,我现在能全部接受,也不想再让他多关注我的进步。
小孩子才总是求表扬。
我常想,让我放下期待,用实际行动,对先生好一点吧,这是我对这份恩情最隆重的报答。
对妈妈,我也不再诸多挑剔。她像个女超人,帮我带娃,给我做好吃的便当,这是帮了我很大的忙啊。多希望这样每天有妈妈陪伴,协助的日子,能很长。
2020,对我来说,又是非凡的一年。
因为在这一年里,我觉得我肯定能再一次找到心的归属,并且,我知道我在这条路上了。
那个归属,就是更好的自己。
这是我的选择,我选择感恩身边人,从自己的点滴修行里,遇见更好的自我,这是我在大上海新的归属。
不过,我也同样祝福朋友的选择。
毕竟,人生如逆旅,你我,都是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