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刚考完,二附中考生自信地对镜头说:“试卷太简单了,一定能考上省泰中icon!”可发榜后,他查到了分数,差点没考上高中。
考生是朋友家的孩子,平时经常班上倒数,中考考出了573.5,其实已经是超常发挥。
看到孩子接受采访的画面,朋友哭笑不得。
孩子对自己的成绩一直迷之自信,总觉得自己能做出来的全对,不会写的肯定是题目有问题。
现在家里人都暗自祈祷,希望记者不会有后续报道,当初那个说出自信级巅峰的孩子考得怎么样了,真怕人家笑话。
省泰中的录取分数线是686.5,和他相差100分,为什么他会这么盲目自信?
我相信可能出于两种心理,一种是觉得自己肯定考不上,只是到镜头前来凑个趣;还有一种是觉得自己真的能考上。
如果他是这第一种,不得不说这个孩子很可爱,心态非常好。
如果说他是第二种,这是盲目自信。
心理学家曾经提出达克效应icon,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他会根据自己错误的认知,而得到自己认为正确,但其实错误的结论。
这样的孩子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而不能客观的评价他人的行为。
孩子的三观还没有形成,对自己很容易有错误的判断。
达尔文说,无知要比博学更容易产生自信。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形成健康的自信呢?
1、观察孩子,给予积极肯定。
批评、评判会让孩子产生消极情绪,感到自我边界受到侵犯。很多过度自信的孩子其实是源于内心的匮乏感,所以家长要给予孩子爱和全心的关注。
2、发现孩子的优点。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人格特征,也有很多优点。学会赞美孩子,用便利贴写上赞美孩子的话,或者在吃饭时温柔地表达。
3、正确对待挫折。
遇到困难时不要绕过去,而要尝试解决,每一次挫折都是成长的机会。
你认为盲目自信有助于孩子成长吗?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