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的信:你被生活塑造,也在塑造生活

亲爱的安东,你好!

我惊讶地发现,给你写这封信的时机是那样奇妙。因为你是在1904年离开我们的,而在120年后的今天,冥冥之中我提起笔来,想和你说说心里话。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妙的际遇。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你知道吗?中国的读者都喜欢称你为契诃夫。但是,我想叫你安东,只因为你是我最喜欢的作家,没有之一。


小时候,我在课本上读过你的《套中人》《变色龙》,不甚很懂,但觉得很新奇。

长大后,我发现这些幽默小品文仅仅是你庞大数量短篇小说中的小小一角。

我开始如饥似渴地阅读你的作品。从《胖子和瘦子》到《醋栗》,从《大学生》到《新娘》,从《苦恼》到《万卡》,从《在别墅中》到《大瓦洛佳与小瓦洛佳》,从《挂在脖子上的安娜》到《跳来跳去的女人》,从《迟开的花朵》到《第六病室》,从《海鸥》到《樱桃园》……

在这些作品中,我看到一个既温柔又悲悯地诉说人类情感的叙述者,也看到一个既冷静又犀利地记录人类苦难的观察者。

你的作品是那样多,读也读不过来,但我却越来越喜欢,越陷越深。在了解你的生平之后,愈加对你多了一份怜惜。

你从小体弱,20多岁就得了肺病,这是不能治愈的终生疾病。在你30岁时,与你最亲密的二哥溘然离世。疾病,加上亲人离世,让你对死亡产生了最直观的感受。

从此,你仿佛预感到自己活不长久,所以你手中的笔,挥舞得更快,写出的作品更加深刻。

你在最初创作的几年里,既要完成医学院的学习,又要赚稿费贴补家用。你拼命写作,逐渐在文坛展露头角。

你说:“简洁是天才的姐妹。”

创作初期不断精炼语言的习惯,让你受用终生。

你的才华引起了俄罗斯文坛的极大重视,以至于惊动了当时自由主义派的前辈格利戈罗维奇。他亲自写信给你,并且提出了宝贵而且中肯的建议:“尊重您难得的天赋,请丢开那种赶时间的写作吧!”

收到来信后,你狂喜到飙泪,决定不再追求创作速度,而是把重心放到作品内涵的表达上。

于是,你的作品数量逐年减少,而作品的质量却越来越高。

然而,你并不满足于此。你对好友苏沃林说:“如果我是个医生,那么我需要病人和医院;如果我是个作家,那么我需要生活在人民中间。”

1890年,为了写出最真实的人间,你拖着病体只身前往萨哈林岛旅行,就是那个只有死囚和犯人的流放地。3个月的时间,你与近万名流放犯和移民交谈,记录了岛上触目惊心的流放生活。

你历经九死一生从萨哈林岛归来后,写出震撼人心的《第六病室》。故事讲述了宛如监狱的第六病室,关押着一些与当时社会格格不入的“精神病患者”。你以第六病室为缩影,通过一位被关押者和新来的医生两位知识分子的悲剧,深刻反映了俄国沙皇专制统治的罪恶。

《第六病室》是你所有作品当中,色调最阴暗的一部小说。就连少年列宁读过以后,都觉得自己也仿佛被关进了第六病室一样。

随着《第六病室》的发表,你的写作风格趋于稳定。不失幽默的同时,语言更加简洁凝练,情感更加冷静客观,对沙俄制度的批判也更加猛烈。你尝试最大限度地还原真相,而且不加入自己的主观评论。

《苦恼》中,你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描写得细致入微;《灯火》中,你像曾经的苏格拉底一样,承认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在峡谷里》,描绘了资产阶级贪得无厌的本质和残酷的人性。

你锐利而又冷静的目光,给作品注入了独一无二的灵魂。

亲爱的安东,你的情感是那样克制,却又那样热烈。你在给家人、友人和爱人的四千多封书信中,流露出了最真实的自己。可你又是如何做到,在作品中把自己深深地隐藏起来?

因为你说:“人可以为自己的小说哭泣,但不应该被读者看出来。”

你在作品中,不仅关注广大受压迫的民众,你更关心自己的家人。当我读到你的《新娘》,我才了解到,那正是你深感自己命不久矣,写给妹妹的最后一封长信。这部作品,可能是你流露情感最多的一篇吧?

妹妹玛莎一直作为你的代理人,帮你整理书信、手稿、联络出版事宜、忙碌家族事务。玛莎几乎没有自己的私人时间,打理属于自己的生活。你对妹妹心存愧疚。

所以在《新娘》中,你借用青年大学生萨沙之口,对故事里的娜佳说:“亲爱的,好姑娘,走吧!向大家表明:您已经厌倦了这种停滞的、灰色的、罪恶的生活。”

这段独白,是萨沙对娜佳的呐喊,也像是你对亲爱的妹妹的呐喊。你认为,妹妹不应该再在你这副破败的驱壳上耗费青春,而应该去读书,去看更大的世界。

你对于自己行将就木的巨大悲悯和无助,还有对于新生活新世界的向往,都在这篇故事中展露无遗。你在书中赋予了娜佳空前的女性独立意识。最终,在与旧制度的抗争中,娜佳挣脱家庭束缚,奔向了充满力量的新生活。

除了中短篇小说,戏剧在你的创作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如《伊凡诺夫》《万尼亚舅舅》《海鸥》《三姐妹》《樱桃园》等。其中,《海鸥》以其打破常规的表现形式,让你在20世纪现代戏剧创作的舞台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你在这部戏剧中,不再追求高潮居中,而是将戏剧转折点设置在结尾。你也打破了传统戏剧的三幕结构,将整部戏剧设计成四幕。同时,你在大段大段的台词中加入了更多哲理性的思考。

这样的台词设计,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变成一段又一段沉闷且匪夷所思的独白。

果不其然,《海鸥》的首演一塌糊涂。

首演结束后,你独自坐在路边直到深夜,耳边充斥着观众的叫骂和倒喝声,你的眼前仿佛能看到剧评人写下的“这是野鸡,不是海鸥”的大字。

你敏感的心灵受伤到了极点,你给好友苏沃林写信说,自己以后再也不写剧本了。

一个人,不管他是多么豁达冷静,他在遭受反复地否定与打击后,也会有心灰意冷的时刻啊!

写到这里,我不禁为你的遭遇落下了眼泪。

不过,随后的事实证明,《海鸥》那打破常规戏剧手法的结构与模式,需要具有超前目光的导演来成就它。因为它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如果再用前人的既定习惯去排演,注定会遭遇失败。

整整一年后,经过重新编排的《海鸥》大放异彩。观众们掌声雷动,要求剧作家出场接受致敬。然而此时,你因为咳血正在国外养病。

直到今天,一只展翅飞翔的海鸥,依然是莫斯科艺术剧院的院徽。《海鸥》这部开创了20世纪现代戏剧之先河的作品,正是你,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超越时代留下的杰作。

安东,你已经安眠120年了,但今天的人们,仍然在读你的作品。我相信,即便再过120年,也还会有人记得你—— 

那位高大帅气,目光深邃而明亮;

那位擅长用最平凡的文字,书写世间的不平凡,不论是喜悦还是痛苦;

那位连俄罗斯文学泰斗托尔斯泰都盛赞、连毒舌作家纳博科夫都高度赞誉;

那位在极度克制中还原生活本质的——

可爱的契诃夫。

——来自一位普通读者的真诚告白

作者:萌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