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可以再次赞赏孩子拿鞋的这件事情,并开始引导孩子说:“宝贝,你明天还会给爸爸拿鞋吗?爸爸想你给拿,好吗?穿着宝宝拿的鞋,爸爸的脚就不累了,好舒服的,明天还给爸爸拿鞋吧,好吗?”
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一定会答应我们的,同时他也越来越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价值,自我生命受到了极大的鼓舞,这是激励孩子认知到“什么是我可以做的”的关键性教育,同时也开始引导孩子学会承诺,并在未来的日子里,逐步地理解“承诺”的真实意义。
毋容置疑,这位爸爸第二天进门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期待、呼唤亲爱的宝贝给自己拿进门的拖鞋,尤其是昨天的那一双。但千万不可以,自己习惯性地换了鞋,就进门了哦。
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爸爸在回家的路上,要电话家里的大人通知孩子,爸爸要回家了,让孩子记忆起前一天的承诺,并做好准备给爸爸拿鞋。似乎在孩子看来是一个快乐、亲情的游戏,而时间长了,就成了孩子爱爸爸的一个表达和责任。
看似简单的一件换鞋进门的事情,但这里面却有很深的教育意义,有很多需要我们父母注意的信用细节。
从表现上看,是孩子在承诺我们,第二天还会在爸爸进门的时候拿鞋,而实际上,孩子得到了我们的一个承诺,那就是——爸爸进门会等我给他拿鞋。
有的父母,没有注意到这个层面的意思,到了第二天,忘记了,就自己习惯性地自己换鞋进门了,而此时孩子看见我们已经换好鞋,会很难过,很失望的。因为他没有机会兑现他的承诺,并获得真正价值的快感了。
所以,有的孩子会哭,有的孩子会不高兴很长一段时间而不说话,有的个性比较强势的孩子,会直接哭闹着让爸爸出去,重新进门,必须让她给爸爸拿鞋,换鞋,才能进门……
这里面对孩子内心的伤害是极大的哦,亲爱的爸爸妈妈,我们一定要注意哦!正如《弟子规》上所说——
凡出言,信为先;
诈与妄,奚可焉。
我们开口说的话,一定要先想到【诚信】二字,因此,只要答应了别人,尤其是孩子的事情,一定要遵守、做到!那些做不到的事请,就不能说,不能随便答应,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就更不能说了了!
要让孩子懂得什么是【信用】,我们的父母就要是一个守信用的人,守信用最重要、最具有教育意义的事情是什么?——就是当我们在承诺之后发现,这个承诺很难实现,或者这个承诺与过去和孩子之间约定的某个日常规定有一些冲突的时候,那些对孩子来说更愿意获得的承诺的兑现,就成了孩子心目中,我们是不是守信用的关键了。
比如说好了,这个周末要带孩子去公园玩,可是到了周末我们却被临时安排了加班工作,或者外地出差,怎么办?—— 我建议,一定要与孩子真诚地道歉,说明原因,并按照承诺,为孩子准备好去公园的零食,装备等。还要努力想办法,请求其他人按照你准备带孩子去玩的路线,和希望给孩子带去哪些欢乐的项目一 一当着孩子的面,跟那个人一再交代清楚。
这个过程就是真诚守信用的过程,虽然我们遇到了不可控制的因素,不能带孩子去公园了,但也会让孩子充满地感受到我们的真诚,当时承诺带孩子去公园的真实性,这非常重要!
再比如,我们与孩子之间是有一个日常作息管理规定的,不到周六日,孩子是不可以玩游戏的,但因为家里来人了,我们希望孩子能比较安静,不在客厅吵闹,就答应孩子去玩电脑游戏,或者答应给孩子买我们一直都不太愿意给孩子买的CD碟等。
那我们就要兑现这个承诺,不能在客人离开之后变卦,或者慢待这个临时性的承诺,甚至去责备孩子是借机获取父母的承诺等,如果我们这样做了,我们是很没有信用的!这会在孩子的心目中,产生承诺是无价值的,更或者是承诺是暂时摆脱困境的一种有效的欺骗手段。
想想看,这样的结果对于孩子来说,我们到底注入了什么给他们的生命?是妄语和佞巧呀!一个习惯说假话谎言的人,一个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怎么能赢得周围人对他的尊重呢?他又怎么能获得未来人生的幸福和成就呢?
而这一切都是从小,从我们不经意的坏习性中滋养出来的呀!请我们的爸爸妈妈们一定谨记《弟子规》训——
凡出言,信为先;
诈与妄,奚可焉。
孩子一旦开始践行自己的承诺,就开始了为自己承诺的担当,这就是最初责任心教育的开始呀!不要忽视,更不要错过唷!
历史故事
春秋时代的吴国,有一位叫季箚(音及意同:札)的使者。一次,他受命出访鲁国,途径徐国之时,就去拜见了徐国的国君,在徐国君宴请的时候,他注意到徐国君一直盯着他身上背着的宝剑,并夸赞他的宝剑非常的庄严。
这时季箚心想,既然徐国君这么喜欢这把宝剑,我就送给他吧。但目前不行,因为使者出使他国,身背宝剑是一项必备的礼仪,所以,就在完成使命之后,回头还要路过徐国,那时再送吧。
之后,季箚从鲁国返回,他按照自己的心思,再次路径徐国,准备去拜见那位国君,谁知那位国君意外身亡了。徐箚只好去墓地吊唁,祭奠一番,走时将身后的宝剑挂在在墓旁的树上,以示赠送。
季箚的随从觉得他有些太过拘泥了,而他却对随从说:“我的心已经答应要把这把宝剑送给他了,怎么可以因为他死了,就不送了呢?为人不可欺心,要常守一言为定呀!”
从此季箚的一句名言就这么传世下来:“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史记•吴太伯世家》
已经发表过的【弟子规】与家庭教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