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常听到一种说法,玫瑰就是月季,在花店买到的玫瑰,都是月季。
玫瑰大家都喜欢,中西情人节时,在地铁里、在电梯间、在街上,都能看到捧着玫瑰花束的小伙小姑娘,小伙通常是一脸兴奋,小姑娘或是骄傲或是娇羞。
以前时间君对花没什么研究,也没太关注过玫瑰是不是月季,反正收到的玫瑰花不是银行领的,就是物业发的。
北京的街上,月季常作为隔离绿化带的主力,好几个月常开不败,粉的、黄的、红的,有了月季的点缀,马路生动起来。
前几年时间君在奥林匹克公园附近上班时,每天路过国家会议中心南侧,那有几丛鲜艳的月季,迎送着来来往往的上班族,时间君一直喜欢拍花花草草,这是三年前拍的。
这次忽然关注起玫瑰和月季的问题,有两个契机。
时间君在网上买花盆,获赠了两支花根,店家说是玫瑰。种下去一个多月,花根发芽了。
然后噌噌噌长成了这么高,很茂盛的样子,不知何日能开花。
时间君所居住的小区3.5公里外,有个月季园,是泰达植物资源库十二园中的一园,免费开放。
前段时间听说月季花都盛开了,时间君带着妈妈去逛,发现月季园大花小花都有,这是大花的颜色。
有些和印象中的月季一样,有些渐变色的花,如果不是在月季园中,真不敢认是月季。
花丛也是各种形态都有,大花组成的花丛足有一人多高,时间君藏在里边毫不费力。小花簇成的圆形花球精致许多,也有一人高。其他花丛,也足有半人高。
徜徉在这样的花海,香味扑鼻,心旷神怡,要不是要关门了被门卫大爷催,真不想走。
乍一看家中的玫瑰花根与月季园中的花形态很像,但是高度实在是相差太多,于是上网找可靠资料,看看究竟是玫瑰还是月季。
月季原产中国,据说最早在神农时代,就有观赏月季的习惯,栽培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
但因为气候原因,月季多在长江、淮河流域一带栽培,北京因偏冷而较少种植。直到元明清三代,北京才开始慢慢出现月季种植的产业。
月季产业到了清代末年步入衰落,国力衰微、民不聊生。皇城里没心思赏花,老百姓也没钱养花。
与此相对,欧洲文艺复兴之后紧接着工业革命,对赏花的需求日益上升,但他们的月季品种稀少,颜色单调,还仅春季开花。
18世纪末,欧洲人在广州郊外“花地”发现了能四季开花的中国月季,大喜过望,通过东印度公司等机构把中国月季运往欧洲。
到了欧洲的中国月季,经过了园艺师们长达60年的研究、栽培、杂交后,1867年,带有中国血统的“法兰西玫瑰(La France)”诞生,它结合了中欧两地月季的优点,颜色艳丽、香气浓郁、四季开花,这就是我们熟知的现代月季。
欧洲从最一开始,就不分什么月季、玫瑰、蔷薇,都叫“rose”,只有中国才分得这么细。中国有自己的原生玫瑰,花小、味香,用来做糕点、香料,玫瑰饼用的就是这种玫瑰。观赏用的叫月季,而蔷薇则是月季、玫瑰等蔷薇科植物的统称。
我国古代,玫瑰是一种宝石,后来才用来形容颜色类似于这种宝石的花。等到杂交的现代月季引进中国,看到“rose”这个词,又想起来用玫瑰,觉得洋气、好听。
所以现在我们见到的玫瑰,都是现代月季。真要分辨月季、玫瑰和蔷薇,大致可以从叶子、花朵、刺、香味、花期几方面来观察。
看叶子
区分月季和玫瑰,看花不如看叶。
月季是由3-5枚长卵状的小叶组成的,叶子的前端比较尖,边缘有锯齿,两面都无毛,比较光滑,富有光泽。
玫瑰的小叶子更多,它是由7-9枚小叶组成的,叶尖比较钝一些,边缘的锯齿也比较钝,叶面没有光泽,背面稍有白粉及柔毛。
月季和玫瑰单看叶子的话,比较尖尖的亮亮的就是月季了。
这么看来,时间君家里的花,有7片叶子,应该是玫瑰。
看花朵
总的来说,月季花的花朵较大,颜色丰富,常见的有红、黄、紫、粉、白和绿等色,每种颜色本身还有着深浅之分,用色彩斑斓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玫瑰花的花朵较小,颜色略少,常见的有红色(紫红、粉红)和白色等。
看刺
月季的花茎上有的有刺,有些却无刺,并且都无毛,它的刺一般都比较大,而且分布得比较松散,每节大致有三四个。
玫瑰花茎上的刺密密麻麻,刺比较小,也比较细一些。
闻香味
月季和玫瑰都有自己的香味,不过相比较来说,玫瑰的香味要比月季浓郁得多。
玫瑰一般是用来提炼香精的,它的香气自然是浓郁的,使人沉醉,所以才有“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而月季的花香则是淡淡的。
看花期
从花期来判断月季还是玫瑰也是一种方法。月季也叫月月红、月季花、长春花,如果养护得当,月季花季季都会开花,开花不败。
但是玫瑰一般只在夏季开一次花,花期是比较短的。
还查到,蔷薇属于藤本植物,容易爬藤,植株比较大。春天的时候,马路边的花墙,大多数是蔷薇。
蔷薇是一季花,也就是说,一年只开一次。花瓣小、数量多,显得非常热情。
所以月季园里的花朵,是月季、玫瑰、蔷薇都在。
月季漂洋过海去了欧洲,又不辞辛苦回到中国,形成了玫瑰和月季这对姊妹花。
月季、玫瑰的花语大同小异,代表爱情和爱的思念。
爱情有时只是一场美丽的梦,再艳丽的花终归会凋谢。
然而人们对美好事物、对真挚感情的向往,古往今来,永不凋零。
(配乐版阅读请移步微信公众号:一点五倍速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