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写的《沙漠的女儿》是一部关于生存和意志的小说,主角是莹儿和兰兰两个女性。两个西部的女子为了改变婚姻,骑着骆驼穿越腾格里沙漠前往远方的盐池打工,以换来婚姻的自由和本钱。这段旅途时而惊心动魄,时而悲伤欲绝,时而扣人心弦,时而温柔舒缓,亦不乏惊喜。两个女子的荒野求生,更折射无尽丰富的话题:人与自然、命运与抗争、姐姐妹情谊、女性状况、爱情观念、自我超越......
作者雪漠,把他们叫做“沙漠的女儿”,并以此命名这部小说。这是一部拥有丰富寓意和广泛外延与互文性的小说。它与获得主诸奖的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的一部北非题材小说同名,也与讲述北非历险的一部法国电影同名。而它写女性的出走与逃离,令人想起《末路狂花》,它对九十年代甘肃荒凉乡村的描绘令人想起《隐入尘烟》......
或许正因如此,他经美国著名翻译家葛浩文、林丽君之手译为英文小说,在海外收获了许多共鸣和感动,先是获得中国外文局优秀翻译奖,又拿下今年纽约市大书奖“女性小说类”金奖。
这个故事令人感慨,为了活下去,我们要丧失多少多愁善感,又令人深思:人该以何种精神姿态应对生活挑战?还令人追问:女性该如何在生活的沙漠中守住爱和希望?
2024年11月9日下午,在北京图书大厦“他们的诗和远方——《沙漠的女儿》新书分享会”上,作者雪漠与《文艺报》社副总编岳雯、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丛志辰、本书责任编辑陈彦瑾一起从文学、女性、人生等各层面围绕《沙漠的女儿》展开对话交流。
雪漠说:在这个日益割裂与孤立的世界里,希望《沙漠的女儿》能成为一座连接不同生命、寻求意义和陪伴的桥梁。
《沙漠的女儿》一书给人们带来了三个阅读惊喜。一是,文字描写令人震撼。在今天刷视频的时代,似乎文字已经隐退,但恰恰文字才有超越所有的能力。二是,读完小说之后,感觉似乎走完了整个人生。书中写的所有经历和磨难都是生活的本身,而生活的意志会激发无数的潜能,这是小说非常有意义的地方。三是,小说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女性的命运。兰兰和莹儿两位主人公,不管遭遇怎样的苦难,仍对生活抱有热情和希望。她们顽强不屈,又善解人意,总是在替别人着想,试图去理解他人,这是女性最让人感动之处。
读《沙漠的女儿》的时候,会让我想起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可能就是这样一些非常相似的情感结构,构成了我们——不仅是中国人,也是整个人类今天都要面临的生存困境。在这个生存困境里不屈的是人的意志、人的情感,是两个弱女子相依为命、互相照顾之后所创造出来的情感理想、生命理想,让她们战胜这些苦难成功活下去。
这本书主要是想告诉人们:今天我们该如何面对生活,如何让我们的精神变得更强健。
2025年10月7日 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