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网友评论说:“现在的95后真厉害啊,月收入都3万了,我都快30岁的人了,月薪才7千,卡债都还不完。”
之前李笑来说过一段话:
绝大多数人都是一样的,到了一定年纪都逃脱不了金钱的束缚与限制,都是到了不得已的时候才开始重视金钱,那“惨淡的结局”其实从一开始就注定的,并不像大多数人想的那样,直到中年才遇到所谓的“中年危机”。
——那危机,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所以,从策略上看,在年轻的时候认真思考金钱、重视金钱才是实际上的优势策略。
不妨问自己下面这几个问题。
你有几条收入渠道?
当你的全部收入绑定在一份工作上时,薪资增长速度直接决定了资产累计速度。
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托宾的这句投资金句你肯定听过: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进一个篮子里。
放在工作上也是一样,如果只有工资这一条收入来源,就会陷入很被动的状态。
不少人也很好奇有哪些下班后的兼职可以做,很多人下班后的八小时会用来学习,也有人用来兼职其他工作,增加收入。
列举一些兼职方式吧,家教,培训班代课,写文章投稿,PPT外包,写书稿,自媒体平台稿费,代购,这些都是我做过的一些兼职。
可以均衡考虑投入产出比,也就是时薪多少,比如,按正常工作时长来算,我的时薪是50元(现在是200了),那找兼职的时薪要是这个的2-3倍。
除了时薪,另一个评价的维度,是这份兼职会对你有什么积极作用,比如,读一本书,写书评、讲书稿、拆书稿、笔记、书单,在有感悟的同时还能赚钱。
再比如,做一些课程的助教,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还能认识很多厉害的人,也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在不影响正常生活的情况下,建议大家从事适合自己的兼职,不仅会多一份收入,还有认识很多的人,学习到很多新东西。
我是七月份去参加了一个线下的理财课,听完之后就有强烈的赚钱冲动,第二天去听了一门目标管理课,老师让制定半年目标,我就定下了年底兼职收入到5k的目标,结果7月还没过完,这个目标就已经实现了。
记得在课上,老师说了“钱是吸引来的。当时听了不以为意,后来想想确实是的。在定这个半年目标之前,我也没有什么赚钱的门路,每个月除了工资收入外就没了,还要还信用卡、交房租,刚发完工资就没钱了,还要家人接济。定下目标后,全是机会找到我,而不是我主动去找机会。
花出去的钱有给未来增值吗?
有人说:这个时代存钱是没有用的,我们已经脱离了那个理论上靠工资能买得起房的时代,存银行更是坑自己,利息再怎么也跑不过通货膨胀,还不如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还美名其曰投资自己。
真正的投资自己,是能够在未来产生收益的,那才叫投资,而购买消费品本质就是消费,就不要和投资扯在一起了。
想想看,你花出去的钱有给未来增值吗?
知识付费,如果听了,有收获,那是在投资自己,如果是囤了一堆课根本没时间看,那是消费。
买化妆品、衣服,如果能让你更有自信,收获更好的人际关系,那是投资,如果买了闲置在一边,那就是消费。
吃一顿大餐,如果能在饭桌上谈了一笔合作,或是吃完还能写一篇测评文章,那是投资,如果吃完,抹抹嘴走了,成为身体热量的一部分,甚至转化为脂肪,那是消费。
说起来,投资和消费的界限并不是那么明确,但有一点可以判断的是,这种行为会不会对未来的自己产生价值。
你的财务收入占总收入多少?
有个公式:财务自由度=投资净收益/总支出。
从菜场自由、饭馆自由到“终极之门”财务自由,被动收入的占比将随着层次升级而提高。
一般来说建议值:>=15%
当然,我们需要不断地努力提高这个比例。
前面讲的做兼职也好,消费观也好,都是会占用我们的时间,属于主动收入,这部分收入是一旦我们不去做这件事情,没在里面投入时间,就没有产出。
当问及财务性收入的时候,相信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0,哪些算是财务性收入呢?投资房产、自己创业的现金流收入,这些算是。
其实放在余额宝这类货币基金里的钱也算是,能让钱生钱的方式都是财务性收入。
我们做兼职也好,做副业也好,目的是为了增加本金,以便持续获得财务性收入。
理财不仅仅是你想的有钱去投资,在我看来它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包括怎么积累资金和合理投资资金。
如果你一直不理财,又怎么能积累更多资金,更好的理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