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过《东京女子图鉴》,对女主的诸多选择并不甚理解,但也觉得能找到一些共鸣,所以,最近听说拍了《北京女子图鉴》和《上海女子图鉴》就一直很关注。碍于最近琐事颇多,今天才有时间打开看了5集,居然没有快进,也是近年看电视剧鲜有的情况了。算算自己来北京也快十年了,也回忆起了这一路的经历。
一、怎么就到了北京呢
与陈可不同的是,我是因为上大学来的北京。当时报考学校并没有什么目标,只是老爸有一种莫名的执念,在他老人家的威逼下,五个志愿全填的北京。最终,进到了一所艺术见长的大学学计算机……以至于毕业之后经常有人问我,某某大学还有计算机专业呢?开始我还解释一番,后来索性就给一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了事,毕竟,问这个问题的人也并没有真心想要一个答案。
大学时,是真的怕了北京。因为学校在某著名城乡结合处,进市中心的地铁总是挤得密不透气。大三夏天暑假,在金融街实习,天天要挤地铁。在地铁上遇到流氓也不敢声张,甚至都不敢看对方一眼。还有一次早高峰换乘时下楼梯崴到脚,脚踝撞在了台阶上,当时一屁股坐在楼梯上,眼泪哗哗往下流。看着身边的人急匆匆地往前走,觉得这个城市离我那么遥远。那时,我恨恨地跟老爸说,以后打死也不会留在北京生活。
如今真是啪啪打脸啊。
二、和“张超”的小故事
实习时,喜欢上单位的一个同事。那是我二十多年里在现实生活中见过长得最帅的男生,跟张超长得还真挺像的。
在一起时他对我很好。虽然很多细节已经慢慢淡忘了,但我记忆中总保存着一个场景。那是后来我换了到顺义的实习工作,他会坐俩小时的车去接我下班。冬天的夜晚很冷,昏黄的路灯下,那个嘴里呼着热气,不停跺着脚的男生扭过头冲着我温柔地笑。那时的我觉得,他有一双世上最明亮的眼睛。
那时的他也是刚毕业来北京,虽然工作很努力,但是工资微薄。而我也是靠实习工资养活自己,不怎么问家里要钱。我俩的生活状态真的比剧里还要惨,最穷的时候只能每天吃馒头。记得有一次兜里只剩下一百块钱,还腿贱地去逛街,还花了99块钱买了条裤子。最后只剩下1块钱,只能坐着公交穿过大半个北京城去朋友家蹭饭,不过吃到了肉,也很满足。那时的我倒是没觉得有多么难熬,也没觉得多么缺钱,总归饿不死。也还好不管北京房价如何疯涨,大学宿舍给了我遮风挡雨的地方,每天晚上躺在小床上,总觉得日子不算差。
虽然我对包对衣服都没什么追求,但后来的分手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金钱的影响,只是在看到陈可从药店门口转身离开的那一刻,我才理解了当年的自己不愿承认的内心。当你看着那个男人的某一刻,你突然就看到了未来自己的生活,而那种生活完全不是你想的那样。你也想要优雅地坐在金钱豹,从LV的手袋里抽出纸巾,轻轻地擦一擦嘴角,而不是吃一次自助餐都要做好了攻略时刻想着怎么才能不浪费这好不容易来一次的机会。
所以,我并不像弹幕里的人咬牙切齿地说着,这么好的男人不懂珍惜,就是太虚荣之类的。只是那个年纪的我们,并不懂如何去调和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也并不真正明确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但是我们清楚地知道,什么是自己不想要的。
三、小念哒
我们承认更爱自己,并没有什么不对的。陈可是,你我也是。
(PS:不管有没有人看,这两天还是得接着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