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青春不张狂——读朱天心《击壤歌》

1

散文集《击壤歌》,作者是台湾的朱天心,1958年生人。

该书畅销数十年,印发数百万。誉之者,称它为“红楼梦前八十回的大观园”,毁之者,说它是“不知人间疾苦的有情”。

对于主人公自己来说,“那里是他们的黄金盟誓之书,是封存少年的精魄”。

书成之时,朱天心才一十九岁。李世民十八岁打天下,格瓦拉二十二岁骑摩托车游遍拉美,鲍勃狄伦二十一岁出第一张唱片。十九岁的朱天心写出《击壤歌》,也不算夸张吧?

2

《击壤歌》的主人公即作者——高中少女小虾,她熟读《史记》、李白、《红楼梦》和张爱玲。

拿破仑是她的偶像,内心暗想如果能做他情妇也是心甘。

她爱游玩、爱翘课、爱吃喝,台北的大街小巷留下她的足迹,在她笔下:

红砖路刚被雨水冲刷成干干净净的红色,高大的相思树和尤加利,把整条路给遮得凉凉绿绿的,是一种很好喝的空气。

她的青春不迷茫,满满载着的是其翼若九天之云的大志、凤歌笑孔丘的张狂。

她是青春不孤独,死党众多,朋友遍校园内外,她姐姐朱天文说没有不知道小虾的。

她的情绪是旷逸、阔达,虽然只是个小女生的口吻,如:

我很爱发誓,就如同我的从小爱立志。
骑马是件累人的事,立志也是件累人的事,不过我还是不担心,风起的时候,我自又会有番大志的。

她的文字中,读不出忧伤,读不出浮华,读不出迂腐,读不出尖酸;字里行间透出的是质朴、大气、中和,就像上古《击壤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民不知有尧舜,是以尧舜于此中获得永恒。

3

朱天心爱读《史记》,也爱史记中的刺客、游侠、失意将军和西楚霸王。

她喜欢一切让人热烈沸腾的人和事,说自己喜欢离经叛道。

她喜欢徐锡麟,喜欢他夜骑危墙观星象,真真是个少年啊。

受《史记》影响,她的《击壤歌》也就有了历史感。其实,好的文学同时就是好的历史。如果没有沈从文的《湘行散记》,今天读者也许永远无缘感受上世纪湘西的独特风情。

朱天心也许无意识以历史来看待《击壤歌》,却有数不清的人,立誓要写时代的史诗,留下来的文字味同嚼蜡。

《击壤歌》却做到了,成为记录一个时代的历史。

4

青春的时光总是很漫长,书中很多地方有描述:

坐在阴凉的屋子里,看下午的阳光落在柴门上,白白昏昏的,真是永恒。
林海音穿着厚棉裤蹲在冬日庭院中,看丑丑的骆驼们慢吞吞嚼干草,那是永恒。

禅师说要“活在当下”,书中的小虾,岂不就是活在当下的极致?

看《击壤歌》,让人不自觉就回想自己的十七八岁,感觉那时间日子也是好长好长。那时间,天是蓝的,水是清的,空气是透明的,阳光永远惨白惨白。云很高很淡,树叶总在飘摇。

人总是闲闲的,虽然没有行到水穷处,却时时坐看云起时。

那时也听小虾爱听的校园民谣:

我从山中来 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 希望花开早
一日看三回 看得花时过
兰花却依然 苞也无一个

还有那《梅花三弄》:

梅花一弄断人肠,梅花二弄费思量,梅花三弄风波起,云烟深处水茫茫。

文章最后,小虾说:

风起的时候,我就要做那只大鹏鸟,凌空一飞,飞到那九万里的高空里,与天父守着我的海棠叶,其翼,若垂天之云。

好满的元气。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李炳亭 高效课堂的倡导者 教坛上供奉的活神 今年春四月 在柞水洋洋洒洒的报告 满口仁义道德传教育新经 秋风起苍黄 ...
    衘觞赋诗阅读 250评论 1 4
  • 不忘初心,是为了未来更好的生活。不忘诺言,是为了更好的面对未来。 ----初心x诺言 、 “ 年少不知学习贵,青年...
    初心_诺言阅读 784评论 2 9
  • 我住在一个综合性公寓里。像大多数朋友一样,我选择住在这里,是因为能够获得全天候的即时服务。我房间里的箱子每天都会更...
    阿颖sxcw阅读 41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