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亲爱的瑜舍家人们,
长假结束,工作仍然是极好的修行机会。
如今,个人责任意识的缺乏和淡薄导致了推诿抱怨拖延,执行力不够成为社会的一大流行病,事实上无论你身处大公司,小公司,大企业或单纯自己开家小店摆个小摊,如果你经常埋怨,个人责任感的不同便造就了个人事业的差异。
而一个企业组织运行效率的高低除了与组织架构设置合理,有完整的规章制度,是否存在有效的激励机制有关以外,还与这个企业的理念体系和文化建设密切相关。理念与文化是无形的一面,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是有形的一面。其实企业竞争的最高境界是文化的竞争。那究竟什么是企业文化?说不清道不明,集体共识的产物,不是用逻辑整理但却渗透在日常言行举止的方方面面,你好像心里知道那种感觉但又难以组织语言来表达。我觉得就是企业基因和灵魂,企业DNA决定了细胞的强弱,和人体一样企业也有不同的优势缺陷,先天的性格特点和奔赴的方向,
而人的意识是企业运行好坏的关键因素。因为同样的组织架构同样的制度换一个团队去运行,可能会得到完全不同的效果。如果可以从抱怨他人的视角转换成第一人称的自我参问,或许有助于解决矛盾改变现状。比如不要再问:谁为此事负责?为什么他们总是不能做得更好?为什么我必须忍受这样的变化?而转换成问:我能做什么来改善现状?我能为此做些什么来支持别人?我应该如何做得不同寻常?
当你在抱怨你的工作中勾心斗角和充满矛盾不满的时候,那其实是你自己的问题,和工作环境无关,就算你换了一个工作,你也不会真的找到你要的,这就是在分离中的追逐和选择。你认为所有矛盾都是别人和外在造成的,不管怎么攻击和躲避矛盾,都是在恐惧中的行动,你肯定不会得到你真正渴望的所谓更好的工作或者更好的环境。
在瑜舍这样已经有五六百多人规模的团队,几乎每个月都会有人离职,是很常见的情况,但是同样的离职行为,有两种看似差别不大的背后的动力。表面上员工离职是要去找某种不一样的工作方式和环境,或者准备自己创业,有的准备转行或追逐更好发展,但是不同的是,不同的人在做看似相同的事情时,却有着不一样的思维模式。
第1种人对自己的工作是充满感激和理解的,即使他们离职,也会把所有的客户安排交接的好好的,最后临走还会给我一封感谢信或道别礼,我也会告诉这些员工,如果你们是为了体验自己,体验一种新的工作方式,我们会一直支持你的每一个选择。这些员工其实对现在工作也会有一些不满意,或者对新的工作的一些期待,但是他们思想中的绝大部分是理解和支持的,他们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下不管做什么,都会得到最适合他们的结果。
但是还有另外一些员工,他们离职的时候,心中充满了抱怨,他们会从这个工作中,找到各种各样让他们不满意的事情,收入不高呀,发展空间不够大呀,不是他们自己学习的本专业呀,管理团队对他有偏见相处不好之类的。当然其实任何一个企业,就算你在500强的国际化企业,一样都会听到类似的抱怨。这些员工离职的时候一般都会给公司一个潦草的收尾,仓惶逃离,或者充满了意见和不满的表达,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如意,别的公司这个好,别的行业那样的健全等等,对于这样的抱怨我都会告诉他们,如果你是因为对现在工作的抱怨,意见和不满,而去寻找所谓的更好的,或者更满足你的幻觉的工作,那么你会从一个不满中跳出,而进入一个新的不满,你永远不会在分离的追逐中找到快乐,你那些所谓的重新开始都是逃避现实的自我欺骗。而这些员工不管跳槽多少次,最后的结果你肯定知道,相似的情景一再上演。其实就好像那些抱怨父母,抱怨家庭,抱怨社会,抱怨世界的人一样,深层来说他们只是看到自己,他们也只是在抱怨自己,这些人真的在抱怨中解决任何问题了吗?最终的结果只是继续的抱怨而已,而最后受苦的还是她自己。也就是这个原因,每当我看到这样的员工在抱怨和不满中时,我总是会感到很可惜,他们只是被自己的幻觉所囚禁了。
注意一下,这同样的行为似乎都是在换工作,但是不同的思维模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下,最后的结果也是天差地别的。这也是思维创造现实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照镜子,脸上有啥,就照出啥~
瑾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