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漫行草木间”,分享植物知识,感受乡间美好。草木心,乡间味,细细品,漫漫行!
文丨心珠漫漫 排版丨心珠漫漫
今天聊一种相对比较高大的野菜:泥胡菜。
农村田野开紫色花的植物不多,泥胡菜便是其一。当然,花儿的样子并不惊艳,之所以能被注意,大概率是颜色较为特别吧!
泥胡菜的花儿,跟小蓟(刺儿菜)有点儿像。花开时种子像蒲公英一样,随风四散而飞。
01
泥胡菜,菊科泥胡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相对较为高大,高的能长到1米。当然,也有三十四厘米的。
泥胡菜的基生叶呈莲座状,叶片围着它的茎基部向四周铺展,很多人认成是蒲公英、甚至是荠菜。
泥胡菜的的叶子呈现倒披针状椭圆形,长7-21cm,羽状分裂,最顶上的裂片较大。挤挤挨挨的,排在一起,上面看像是一个圆形。
泥胡菜较为有特色的是,它的叶片柔软而薄,正面灰绿色,背面灰白色,覆了一层绒毛,因此,它还有个“石灰菜”的俗称。
这也是区别它跟蒲公英、跟荠菜的一个要点。
泥胡菜长到一定阶段,会从它基生叶的中间抽出一根地上茎,这根茎能长到1米高。地上茎是单生的,有分枝,茎上的叶片跟基生叶差不多。
泥胡菜的花儿为紫色、头状花序,跟刺儿菜有点儿像,单从花上,还真不好区分这两种植物。不过刺儿菜相对矮小一些,而且叶子边缘有刺儿,叶片不分裂。
02
药食两用
泥胡菜也是一种不错的野菜,一般是吃它的嫩苗,等到茎抽出来,也就老了。
江南一带,人们做青团,会用一种野菜染绿,而泥胡菜,就是其中之一。泥胡菜和青团我都没有吃过,很想用泥胡菜做一次青团,不知道今年春天能否如愿。
泥胡菜作为野菜食用,在明代著名的植物专著《救荒本草》也有收录:
泥胡菜
生田野中。苗高一二尺,茎梗繁多。叶似水芥菜, 叶颇大,花叉甚深;又似风花菜叶,却比短小。叶中撺葶,分生茎叉,稍间开淡紫花,似刺蓟花。苗叶味辣。
救饥:采嫩苗叶煠熟,水浸淘净,油盐调食。
——《救荒本草》
俗话说得好,百草皆为药,泥胡菜也不例外。
泥胡菜全草入药,性凉味苦,清热解毒,消肿祛瘀。很多地方本草中,都有它的身影。
03
志愿植物
泥胡菜还有个特别的地方就是,很容易吸引黑蚜虫。
一众杂草中,高挑的泥胡菜上,往往会覆满一层黑乎乎的蚜虫,还有小蚂蚁来回奔跑。而其它植物基本上没事儿。
泥胡菜吸引蚜虫的这个特点,被用在了生态农业上。
人们把泥胡菜当做“志愿植物”,让它来吸引蚜虫,如此,真正的主角植物,受到了保护。
去年我的夹道小院长出几株蚜虫,没多少日子,上面就爬满了蚜虫。恰好看到志愿植物这个说法。
我想那就先把泥胡菜留着,让它把蚜虫喂饱,也就保护了我的花草。
一位老师提醒我,用泥胡菜对付蚜虫,不是让它随便被蚜虫吃而不管,否则蚜虫越来越多,泥胡菜也受不住,而是抽出时间,集中对付泥胡菜上的蚜虫。
不过,泥胡菜主要吸引的是黑蚜虫,对蔬菜上的黄色蚜虫吸引不大。绣线菊能吸引黄蚜虫。
泥胡菜在我国分布较广,它适应能力强,一些荒地、轻盐碱地也能生长。药食两用,还可以做春季短期饲喂牧草,真是宝藏植物呀!
作者简介
心珠漫漫:中级农艺师,植物爱好者。欢迎来到“漫行草木间”,这是我在草木间行走的笔记。草木心,乡间味,细细品,漫漫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