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挑剔的用户
任何产品的核心功能,其宗旨都是能对用户有所帮助,能够解决用户某一方面的需求,如节省时间、解决问题、提升效率等。而产品经理就是要将这种核心能力做到机制,通过技术实现差异化。我对腾讯所有产品经理的要求,都是要让自己先“做最挑剔的用户”。因为要发现产品的不足,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天天用产品。我相信如果你坚持使用,一定会发现其中的问题。所以,我经常说我自己是腾讯的首席体验官和第一产品经理。
职业选择
互联网产品经理的工作内容与传统行业产品经理大同小异,按照工作内容的时间跨度可以划分为战略性工作、阶段性工作和日常性工作三大块。
战略性工作。这列工作跨越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为产品建立长期的战略布局。局有大有小,产品内部的各个模块如何协同运作,是产品局;一款产品在公司内部的位置,与其他产品之间的关系,是公司局;一款产品在产业链中扮演什么角色,如何影响整个产业链,是产业局。产品经理需要用战略性的眼光来审视未来一段时间内产品内部、公司内部、产业内部的布局,这样才能有效地把控产品的发展轨迹。
*发现新的产品机会。产品经理需要关注业界动向和用户需求的变化,发现新的产品机会,提出产品建议。
*为产品的演变、增强和引进提供建议。产品经理需要再产品的生命周期中不断引领产品严禁,保持产品的竞争力。
阶段性工作。这类工作有明确的起始时间,主要包括如下几项。
* 参与新产品的开发。
*参与年度商业计划的制定
*利用公司内部、外部资源开展营销活动
*预测竞争对手的行动并制定应对方案
*更新产品并进行相应的用户教育
*降低成本
*重新规划产品线。产品经理需要定期审视自己的产品线,扩展、合并或取消一些产品,保持产品线的竞争力。
日常性工作
* 手机分析竞争情报
* 协调开发、运营、客服、销售等资源以保证产品正常运作
* 执行商业计划
《产品经理的第一本书》:理想状态下,战略性工作约占产品经理总工作时间的15%-25%;阶段性工作约占20%-30%;日常性工作是基础,约占40%-55%的时间。
对于经验丰富负责重要产品的产品经理来说,工作中“救火”的工作比较多,容易干扰到阶段性工作或者忽略战略性工作,规划并设定好时间表,定期提醒自己进行阶段性工作和战略性工作,会很有帮助。
在你心中具有一定地位的产品有多少个?由于互联网产品通常会随着用户规模增大而出现单用户成本降低和单用户利润上升的网络效应,很容易出现赢家通吃的局面,所以顶尖的产品是非常少的。如果你非常向往这些顶尖的产品,或者想打造一款同样顶尖的产品,你需要知道它是一个由93万人所组成的金字塔的顶端,这个顶端的容量可能小于500人。
这个职业对有梦想有毅力的人来说是非常开放的。
招聘方会如何考核面试者
前面我们介绍了产品经理的工作内容很庞杂,如果从需要的能力来看,反而简单一些,无非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三种能力有从高到低的关系,能敏锐发现问题的产品经理最少,这样的产品经理可以开拓出靠谱的新产品或者重要的产品功能。常年累月的生活,大多数人对大多数事早就习以为常了,而伟大的产品通常是改变了最平常的生活细节。我认为最有潜力的产品经理一定是非常敏感的,不管是身处现实环境中,还是在网络中穿行,都能感受到周围每个人情绪的波动,只有在平凡和平常中能够感受到人们的烦恼、厌恶、绝望,才有机会和动力去重新设计人类的生活。
分析能力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逻辑性,能不能分清事实和观点,能不能获取到有价值的事实,能不能绕过一些逻辑谬误的坑,比如以偏概全、虚假两分;另一方面是对问题的定性能力,只有用恰当的角度思考问题才有可能得出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案。
考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常看是否能应对一些棘手的情况。
如何成长
关听别人说,自己不思考,知识始终是别人的,不是自己的。看书、参加业界会议活动,这都是很好的方式,但是千万不要生搬硬套或者变成复读机。自己很努力思考,但从来不听听其他人怎么说,很容易钻到自己钻到自己打造的平行世界里。这样的例子也不少,很多产品经理身经百战,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但是缺乏和外界的交流碰撞,无法形而上,导致这些经验不能变成威力更大的理论,或者固执地坚守一些错误的理论。
知识越多也越能加速你学习新知识的速度。
职业发展
创造用户价值是第一要务;
机遇只光顾能力上做好准备的人。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个人能力方面,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对产品经理而言至关重要。
所谓归纳推理,就是从个别性知识推出一般性结论。
怀疑一切的精神,对于提升观察能力非常有益。
请注意一点,观察额细节是密不可分的,没有观察到细节的观察不能称之为观察。
“魔鬼在细节中”,什么是魔鬼,魔鬼就是让人跌倒的陷阱,如果我们不了解足够多的细节,就等于迈入了雷区。
创建互联网产品
从形式开始是很多产品失败的原因。形式是概念的上层建筑,没有搞清楚概念就直接从形式开始,照虎画猫,这样炮制出来的产品背离用户价值的风险很高。
不要重新发明轮子。
不要因为概念上的模仿就否定概念之外真实有效的创新,也不要因为原创了一个概念就自以为天下无敌。
有自己的产品架构与思路,设计理念与风格。
用户是欢迎竞争的,如果你有服务用户的动力,有信心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什么不去造福用户呢?请注意这里有两个重点:一是创造用户价值第一,二是能看到潜在竞争对手的不足并且有能力做得比他们更好。
就好比有很多人看到宠物很可爱,没有认真考虑要对宠物负责一辈子这个问题就买了回来,两天后觉得很烦又扔掉,这其实并不是在建站或养宠物,本质是买玩具玩。
有没有把用户摆在第一位,有没有为用户负责的态度,用户为什么要来访问?
如果想不到如何用更低的成本让用户满意,你的产品必然是落后的,是没有竞争力的。
原创概念是怎么来的?
归根到底,所有的产品概念都来自于用户的需求,概念自然诞生于了解用户需求。
第一类是受到现有产品的启发,将既有概念进行了转换。
第二类获取概念的方式是出于自身需求或捕捉到了其他人的需求,而这个需求尚未被满足,basecamp就是这样诞生的。
第三类获取概念的方式是遇见用户需求的变化,提出超前的原创概念。
阿伦凯曾说过:预测未来的最好方法是创造未来。
当你在做软件解决自己问题的时候,你对自己创造的工具是有激情的,激情就死关键所在。激情意味着你真正去用这个软件,去关心这个软件。这是能感动他人并一起为之所动的最好的方式。
互联网产品都是在提供服务。
《蓝海战略》提供了一个框架:同时追求“差异化”和“低成本”,从而实现价值创新。做服务、控制独特的数据源、适用于更多的设备,可以归为“差异化”;把用户作为共同开发者、借力于集体智慧、自助服务、轻量化,可以归为“低成本”。
蓝海战略成功与否,取决于一款产品能不能在它的蓝海时段内达到理想的用户规模或筑起足够高的壁垒。
控制蓝海时段的开启时间非常重要。
根据市场规律,如果像素的价格小于等于它的广告价值,用户就会购买。
释放集体智慧的同时,也要想办法去驾驭集体智慧。
商业模式画布:
1.哪些用户可以通过产品受益,他们是男是女,年龄多大,有多少人?
2.这个产品概念为它的目标用户带来什么价值?
3.产品所实现的价值如何传递给用户?
4.如何建立和维护产品与每个用户之间的关系?
5.能获得收入吗?
6.实现这个产品概念,有哪些核心资源是已经具备的,哪些是欠缺的?
7.需要完成哪些关键任务才能达到里程碑?
8.需要外部的合作伙伴吗?
9.上述问题共涉及哪些成本?
声音猜猜乐核心:声音答题,用户沉浸获得愉悦,我们获得流量。
产品需要从满足用户需求出发,这里说的用户不单是指个人用户,也包括企业用户,比如Google AdSense就是方便中小企业投放广告的平台。在判断产品概念是否真的面向用户时,测试用的用户样本越具体越好,最终使用产品的用户都是真人(或真正的企业),不是抽象出来的“用户”,他们有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收入等等具体属性,他们有真实的需求,他们有真实的使用场景。我们可以通过“朋友测试法”来判断一个概念能否在真实世界中落地——我身边的某个朋友会不会成为用户,他为什么要使用这款产品,我的父母会不会使用这款产品,为什么?如果测试下来发现身边没有一个“真人”想要使用它,这个概念就有很大的问题。
日到达率
如果一句话讲不清楚一个概念所能带来的好处,那么这个概念就有大问题,用户没有那么多耐心去理解你的概念。能够向多大范围的人群快速讲明白产品的好处,能够打动这中间多少人 ,这两个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用户规模。
真实世界投射法:是指将互联网上的概念投射到真实世界中比较普遍的事物上,通过已经被验证的真实世界案例或规则来推断这个互联网产品概念的可行性。
微信为他的目标用户带来了什么?微信的目标用户是否可以细分为几类?
便捷的随时沟通,炫耀、连接他人的平台。赚钱的平台。结识陌生人的平台。
企业用户:企业沟通、企业发展(公众号、服务号);微商群体;
个人用户:年轻群体,中年群体,老年群体
知识社区的核心就是“由用户回答用户提出的问题,形成一个知识库,进而提供搜索。”
给渠道(比如网站、app)找渠道,而不是直接给产品的用户价值(比如调节压力)找渠道,是很多产品的通病,这种思路极大限制了产品可能接触到的用户规模和接触速度。有时候,新渠道会侵蚀现有渠道的用户,甚至破坏现有渠道的收入,比如新浪推出微博,很多咨询不需要再进入新浪新闻去看,新浪新闻的流量和收入都受到了冲击,自己革自己的命,收获了微博,如果是别人革自己的命,那就什么都没了。微信对于QQ和手机QQ来说,也是类似的情况,用户需要的是沟通能力,微信更符合用户在智能手机上的使用习惯。
思考:声音消消乐找渠道,在用户的空闲时间为其带来有趣的消遣。空闲时间段的朋友圈广告。
从广告形式来看,互联网广告可以分为搜索广告、展示类广告、分类广告、引导广告、电子邮件广告五大类。
所谓的平台产品,就是能通过自身的资源优势拉动其他产品的产品。
平台产品最可怕的一点是后发先至效应。
列出你最常用的3款互联网产品,分析它们是平台产品还是现金牛产品。如果是平台产品,它具备哪些资源优势?它拉动过哪些产品?
微信——平台类产品
微信订阅号
微博——现金牛产品
有道云笔记——工具类产品
在日常工作中,每个决策都会涉及一系列的成本,能够预先看清这些成本是做出正确决策的先决条件。
1.产品概念是否处于趋势上,是否在满足强需求和频发需求?
2.是否找到了有效的突破口?突破之后如何建立壁垒?
3.团队能力与产品概念是否匹配?
如果你所在的公司产品线很长,那么增加新的产品就会越来越困难,因为已经没有多少空白可以去填补了。这个时候,清晰地了解公司的业务布局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要建立独立的产品,它一定要处于业务布局中的空白地带,而不是某个现有产品正价一项新功能就可以代替的。很有可能,你会面临这样一个处境,找到了空白,但是这个产品却不是自己最想做的。要不要去做这个产品需要你自己判断,但是,从你决定要做这个产品那一刻开始,希望你彻底抛弃不情愿的态度,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产品中,才能将产品做好。
突破口的作用是让用户觉得产品有用,壁垒的作用是让这种有用变得难以复制。
基础能力修养:
诚实;有所长有所短;不会去浪费时间重新发明轮子;能够在行进中不断开火,而不是纸上谈兵;毫无怨言地主动填充团队中空白的角色;愿意倾听用户的意见和其他人善意的建议;能够团结和引领团队。
事情是做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
用户的历史行为比他们的当前意愿更有价值。
可用性测试的目的是发现这类问题从而对产品进行改进,而不是教会参加测试的用户如何使用产品。
在网站做出重要决策的时候,有时是需要依赖于数据的,不能凭想当然。
消灭拖延提升效率的方法,就是把任务分解为连续的、在能力范围之内的小任务。
在考虑成本的时候,想着研发相关成本占20%,其余的80%都是非研发成本就好了。
周作人:少年爱绮丽,壮年爱豪放,中年爱简练,老年爱淡远。
通过互联网服务提升人类的生活品质。
把产品的核心概念打印出来,提醒自己应该专注于什么。
图片越抽象,读者理解起来就越有发挥的空间。
“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要抓一批人来搜集材料,不要指挥他们做这个做那个,你只要教他们如何渴望浩瀚的大海就行了。”——圣埃克絮佩里
微信朋友圈网页描述表
title:朋友圈
(1)发布按钮
用于用户发布新的内容
图片+文字
图片
文字
(2)用户朋友圈背景图
(3)用户本人的头像昵称
(4)好友发布的朋友圈
操作按钮
点赞
评论
查看大图
查看折叠的文字
查看视频
(5)好友的头像昵称
(6)长按好友头像可对其朋友圈进行操作
(7)分享链接
用户体验三要素:别让我等!别让我想!别让我烦!
“我们要设计一个快速、轻盈的操作系统,几秒钟内就可以启动、把你带入网络。”——Google Chrome OS的设计目标
不会用绝对不是用户的错。
包装三要素:
LOGO(标识)、是什么、带来什么好处
好的产品各个功能都要符合自解释原则。尽量通过图形文字让用户能根据他以前的常识和经验就能上手。
信噪比
“把一切变得尽可能地简单,而不是简单一点。”——爱因斯坦
缩短完成路径就是帮用户偷懒。
资源总是有限的,浪费资源总是要付出代价。
拉动大致分为三类:广告、植入和融合
印象关、体验关:有效的核心概念和良好的用户体验
无聊关:保持产品的更新
产品的更新包括功能更新、内容更新、热点事件应激反应等几类。
沟通原则:平等、相容、互利、信用。
创新文化:正视创新的风险、鼓励沟通、抵制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