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我们讲述了和我们契合的人是什么样的。
我们通过对“门当户对”的重新解读,说明了和我们契合的人,是与我们相似的那个人。
两个相似的人,之所以相似,是因为他们有接近的成长环境,有相似的兴趣爱好,对同一件事情有相近的观点,也有着相近的消费习惯。
这样的两个人会不会同时出现在同一个生活场景中?
像是两个人同时出现在书店的同一个书架前?
像是两个人同时出现在同一家餐厅里?
像是两个人同时出现在一所展览馆里看一个画家的作品展?
亦或是两个人同时出现在一支旅行团队里一起去远方游玩?
两个人出现在同一家公司的同一个部门里?
两个人出现在同一个明星的后援会里?
这是一定会出现的。
我们是不是由此可以说,在这个书架前挑选书籍的男生、这家餐厅里就餐的男生、这个展览馆里欣赏油画的男生、在这支旅行团里去远方旅行的男生,公司部门里的那个男生,明星后援会里的男生,是不是都是那个和我们有一定相似度的人呢?
我们和他。
我们彼此间只是在各自的生活环境里移动着。
因为我们有着相似的生活环境,当我们自然而然地移动到了相互之间的交集里,我们彼此便相遇了。
在我们所处的时空里,在纷繁复杂、光怪陆离的表象下,掩藏着一个被现代人刻意掩藏的道理。
那就是,对的选择就是最高效的选择,最高效的选择是最简单的选择。
就像,从A点到B点,直线最短,简单、高效。
我们从内心里,天然就会反感复杂而又困难的事情。
我们喜欢简单的、省时省力的,我们希望内心平静,生活幸福,这也是我们人类的进化方向。
我们觉得每次喝水都要走的河边、湖边太麻烦,所以我们发明了盛水的容器;
我们觉得走路太累,所以驯服了马匹;
我们为了简单的获取肉食,摆脱困难的狩猎活动,所以驯服了猪、鸡、牛、羊等动物;
我们会选择最简单、最省力的方式来满足内心的需求。
找一个喜欢的人,让我们内心平静,生活幸福,也有简单、省力的方式。
近,便是标准。
近,一方面是指时空上的近;另一方面,是指两个人灵魂相似度的近。
年纪接近,地理位置接近,是“近”的一方面;
双方家庭情况相近,是“近”的一方面;
两人从小到大的际遇经历相似,也是“近”的一方面。
上述的三个“近”,给我们解释了“近”的具体含义,也让我们了解了标准的三个维度。
三个维度组成了我们自己的世界。
当三个维度彼此之间出现交集,我们就和他相遇了。
如果没有出现交集,我们和他就不属于同一个世界。
在不同世界生活的我们和他,其实是不在一个阶层的。
而阶层的不同,导致我们和他成为了两种生物。
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他喜欢吃路边摊喝啤酒,走在路上穿拖鞋裤衩;
而他也不知道我们为什么喜爱吃日料,穿晚装听歌剧;
不同的世界,让我们成为无法相互了解的两种生物。
全球60亿人,从概率学上来讲,我们大多数人会和相同世界的他在一起。
C先生不否认小概率时间的出现。
比如前段时间被网络推崇为新女性典范的邓女士。
邓女士近几年一直是媒体追逐的头条,包括她掌掴英国议会的议员,与传媒巨头成亲、科技生育、离婚,与外国小鲜肉出现新恋情。
邓女士发迹后,国内媒体爆出了她的发迹史。
按照我们这篇文章的观点,邓女士就是跨越了世界、跨越了种族、跨越了阶层的小概率事件女主角。
她是否幸福,是否成功,是否认可她自己这些年来的拼搏奋斗,我们无从知晓。
但是,透过她的事迹,我们知道她一定付出了很多。
当我们看着我们身边的他们时?
我们心里在想什么?
我们可能会穿着淘宝买来的廉价衣服却看不上那些辛勤工作、省吃俭用为房子车子奋斗的单身男青年,而梦想我们自己会加入高富帅的家庭;
但是我们一定不会穿着PRADA去和擦车工相恋结婚。
因为我们在一个真实的时空中,我们的生活不是那些霸道总裁爱上平民小女生的泡沫言情剧,也不是搬砖工迎娶白富美的屌丝逆袭小说。
生活不是博取眼球,博取热度。
生活是内心平静的、简单、省力的活下去。
所以,我们平静的在我们的世界里生活就好了,和你契合的人不用去寻找,因为他已经和你相遇了。
编后的C先生建议:
如果你现在单身,那么你看看你身边有没有和你契合的男青年。
如果有,就和他脱单吧。
下一回合,我们将讨论如何与其他的他长久相处。
/atpD)�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