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君子之道:中华民族的贵族精神与道德典范

读后感之《胡立根——写给中学生的18堂国学修身课》

【第十课】君子之道:中华民族的贵族精神与道德典范

  君子之道,是古代知识分子的理想人格,做人的标准。

中国是一个君子崇拜的国度,几乎将汉语里所有形容男性美好品格的词语都拿来形容君子。比如:

说君子品德高尚时,有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怀德,君子喻于义,君子成人之美,君子独善其身,君子慎独,君子周而不比,君子和而不同,君子泰而不骄,君子坦荡荡,君子爱财有道,君子不忧不惧,君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君子终日乾乾;说君子富有学问时,有君子博学,君子见贤思齐,君子朝闻道夕死可矣;说君子仪表不俗时,有谦谦君子,君子文质彬彬;说君子责任重大时,有君子不器,君子之德风,君子修己安人,君子心忧天下……

中国典籍里称赞君子的篇章很多,君子一词出现的频率也很高,尤其一些贵族都如此钟情君子之风,不仅说明君子精神是那个时代的人格标准,也似乎能说明君子精神实际上就是周时代的贵族精神。

《诗经》中说:“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古人认为只有玉堪与君子相称。玉是美的象征,君子比德于玉,就是对人之高尚品格的最美形容。

孔子曾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孟子说:“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也。”庄子也曾说过:“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可见,无论儒家还是道家,都以君子之行来约束自己,以君子之道陶冶情操。

我们既要注重外在修养,更应注重内在精神品质,严于律己,不怍于人,做一个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

2022年3月26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