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共两首,第一首是五言古体诗,第二首是七言绝句。是一首动静相宜、刚柔并济、虚实相生的优美的写景诗。“日照香炉生紫烟”缕缕紫烟从阳光普照的香炉峰中袅袅吐出,这是一种由实景生发出的虚幻想象。不是升起的“升” ,是生成的“生” 、出生的“生” ,因此有一种从无到有的鲜活的生命之感。第一句表现的是声音之静。“遥看瀑布挂前川”挂”字给人一种定格不动的感觉,表现出状态之静。后两句充分体现了“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的气势。随着距离的推近,仰观庐山瀑布,诗人感到的是气势磅礴的壮丽奇观。
这是一首七言仄起绝句,按照“四二二四”的节奏点吟诵。吟诵时要表现出欣赏壮美景色的兴奋感。“生”和“落”两个字前后呼应,诵读时处理得当,可意境全开。从字义上说,它们一个向上升,一个向下降,是对称的;从声音上感受, "生”是平声, "落”是入声,一长一短,一高一低,一轻一重,是和谐的;从意境上看,一个“生”得高,一个“落”得响,是平衡的。上提下坠之间形成一股张力,这股张力反映在声音中,就形成一股气势,让人越读越兴奋,越读情绪越高昂。
说起瀑布不由得让我想起《巴霍巴利王》第一部《开端》里的场景,部落少年希瓦因天生神力被奉为神明的化身,他攀越禁忌瀑布,邂逅面具公主提帕,不料却意外揭开身世,他是前代战神巴霍巴利之子。喧嚣奔腾、一泻千里的瀑布就像少年希瓦因充满了勇气和力量的心和爱情的悸动。
对于孩子们而言瀑布是神秘和奇特的自然奇观,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们理解瀑布的形成,我们玩了一个游戏。
请八位小朋友用丝绸模拟河流,随着种子风铃的晃动模拟出水流的声音,孩子们配合这声音水势渐长,随着河水翻滚,侵蚀较软的岩石,形成高低错落的地势,随着水流倾泻而下,形成了瀑布。(前面四人放下丝绸,后面的小朋友把丝绸举高。)
这次课把这个学期的古诗都吟诵了一遍,发现孩子们掌握得都不错,我们选出了四篇古诗准备做成古诗皮影,大家拭目以待吧!
后附《望庐山瀑布》古体诗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