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在一个四人同学群内分享了一个搞笑视频,一天了也没人回复。
搁以前,我肯定会心生不满+内耗,觉得这群人不靠谱,发消息就当没看见,不在乎这段同学情。
现在,我倒是觉得没有必要生气,因为朋友的属性变了。
什么意思?就是说这群人可能忙着带孩子,忙着打拼事业,没时间去闲聊,他们这群朋友的属性就从“可随时闲聊”变成了“有事说事”。
关系还在,没有决裂,只是相处方式变了。
为什么我会发生这样的转变?因为我也有过“没时间闲聊”的阶段。
那时候,我刚入职一家新公司,忙着适应工作环境,忙着学习新业务,忙着转正,几乎每天都要加班,根本没心情也没时间去闲聊。
所以,有时候朋友给我发微信,我都是要等很久才能抽出时间回复,并且还会抱怨一句天天加班,又忙又累。时间长了他们也就很少找我聊天。
等到工作稳定后,我开始主动找他们聊天,渐渐地,聊天频次又多了起来。
这就是我从“没时间闲聊”转变为“有时间闲聊”的过程。
所以说,如果你发现你给某些朋友发消息,对方总是很久才回,或者干脆不回复,不一定是对方不看重这段友情,而是他正处于“没时间闲聊”的阶段,你就把对方划分到其他属性即可。
就像朋友圈分组一样,你暂时把对方移到“有事说事”的组里,啥时候对方状态稳定了,愿意主动找你聊天,你再移出来。
如果对方一直不找你也没关系。朋友总是阶段性的,不可能一直处于同一种状态,关键在于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我愿意和你做朋友,如果你到路口转弯走了,那也没关系,珍惜每一次相遇,而下个路口总会有新的朋友到来。
不要内耗,做让自己高兴的事情,比啥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