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人格独立,人生最大的底气

王阳明临终前,徒弟问还有什么要说的,他只说了八个字,“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我的内心是光明的,又何需过多言语。

 

 

王阳明用八个字证明了其一生人格独立,也是其一生最大的底气。

 

生容易,活容易,可生活,从来都不容易。

 

人总是被感性所勒索,或被现实所绑架。

 

生命本该创造,不该只是复刻。

 

每个人都渴望率性而活,活的有性格,活出真我,然而只有心之所往生命才会炙热。


 

我们总是羡慕有独立人格的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而想要人格独立,最大限度的做真实的自己,就要达成思想,情绪,行为三者的和谐共处。

 

01

思想,愿你不舍昼夜,忠于自己

 

人生就是一台现场直播的戏,你上台之前和你下台之后舞台都是空的,人生是否精彩,最关键的是你再演戏过程中担任的角色,虽然我们无法完全决定故事情节。

 

漫威的创始人斯坦李老爷子生前接受电视台采访的时候,有人问他,该怎么去创作呢?

 

 

斯坦李给了一个回答:忠于自己。

 

我们本就是自己人生直播的导演,也是人生舞台的创作者。

 

忠于自己的第一道难关,就是原生家庭。

 

晓燕,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家中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父母一边务农一边打工。

 

她高考之后就外出跟随母亲打工,烈日炎炎,早五晚九,忙的时候中饭都是边工作边吃,一个假期瘦了十多斤,也挣了3000元。

 

回家途中,妈妈特地带她来到商场挑选衣服。

 

她从试衣间出来,白色上衣,蓝色短裙,略显青涩,却又青春靓丽。

 

在镜子前旋转,嘴角是掩不住的笑意,老板借机说到:姑娘穿这衣服真是好看,刚好现在打折一套才800多。

 

她偷偷通过镜子观察着母亲,她微微的低下头,紧了紧怀中的外套。

 

她马上收回了自己的8颗牙齿,换成了礼貌性的微笑,并对老板说到:我再看看,没有合适的再过来。

 

母女二人走出商场,她一副轻松的样子,但母亲知道她喜欢,更知道她孝顺。

 

那些年生活困难,而“这身衣服”也成了后来母亲觉得愧对她的心病,直到多年后的现在依旧时不时的提起。

 

大学毕业后她谈了一个男友,虽然家庭条件不怎么样,个子不高,但对她百依百顺,样貌很是俊俏。

 

趁着家人来北京玩耍,便安排了见面,几天相处下来,相对比较愉快。

 

但离别前的夜里母亲对她说:我觉得你现在工作也不错,应该找一个北京的男朋友,我希望以后你可以留在北京,如果是这个男朋友还是别带回家了。

 

 

母亲的一番话,她结束了长达4年的恋情。

 

从小不曾违背母亲意愿的她就此抑郁了长达一年的时间,因为她知道错过的是永远找不到如此单纯对她好的男友。

 

终究还是听从母亲的找了一个个子高的北京人,母亲再家势和身高外形上很满意,但是他却是她的噩梦。

 

不到一年的相处,他暴戾的性格,不求上进的浑噩度日,还处处惹是生非让她精疲力竭。

 

这一年,刚25的她出门被同龄人叫阿姨,她再也无法忍受了。

 

她从不曾反抗甚至没有和母亲说过一句语气重的话语,这是她表达爱的方式,她的思维里这是孝也是顺,即便曾经无数次的承受违心和煎熬。

 

而此时,她清楚的知道,必须为自己的后半生做出选择。

 

她意志坚定而不容否定的告诉母亲:我需要的是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不是北京,不是房子,这是我的人生。

 

没有人能甘于按照别人的要求过一生,即便是父母也不行。

 

你不是他们的附属品,也不是他们意愿的延续。

 

你的人生应该以你的意愿为基调,而不是父母施加于你“他们觉得”、“你适合”、“你应该”。

 

 

如果没有安于现状的觉悟,就要有忠于自我的勇气。

 

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著名演讲中讲到:勇敢地去追随你的心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愿你忠于自己,表达自己,做好自己,活的还像自己。

 

 

02

情绪,不为取悦别人而活,游曳于自己的内心花园

 

无意中看到这样一句话:能熟练运用“关你屁事”“关我屁事”可以节省80%的时间。

 

看似无情的一句话,却道出了最简单的道理:不为取悦别人而活,也就减少了80%的烦恼。

 

在这个浮躁而步履匆匆的社会,你不必试图去取悦别人,也别高估了你在别人心里的地位。

 

小雅,典型的家庭主妇,长期的脱离社会,脱离朋友,似乎她的世界就是日复一日的家务,孩子和老公。

 

老公的世界却充满了升职,加薪,加班应酬和不断的自我提升。

 

无论多忙,她都会在老公到家前画好精致的妆容,做好可口的饭菜。

 

一进门,她便笑容满面的迎接并急切询问老公的工作状况,累不累,有没有什么好玩的事。

 

老公冷漠而敷衍的应付着,没有一丝的笑容,亦没有一句问候。

 

吃完饭玩会手机便休息了。

 

 

她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慢慢拭去妆容,眼角的泪无声的滑落脸颊.....

 

这是第500天他们依旧几乎没有交流,这也是她给自己最后的期限。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她努力的挤出时间,报了舞蹈班,开始学习写作,这曾经是她梦想抵达的地方。

 

渐渐的老公重新被吸引,她也喜欢上了自己,她的笑容再不只是为了老公,而是从内而外自信的笑。

 

不需要别人的认可也能知道自己的价值,不需要别人的陪伴也能自得其乐,不需要刷存在感,只是更喜欢自己了。

 

人格独立不会因为别人的意见轻易动摇自己的决定,也不会根据别人的评价而随便改变自己。

 

人格独立,从不自责开始,不取悦别为止。

 

做到心中有海,不赶浪潮。

 

愿你熬的過萬丈孤獨,藏得下星辰大海。

 

 

03

行动,无论何时,何地,你永远有选择的权力

 

莫尔说:人生中最困难者,莫过于选择。

 

一个人有独立人格一定有自由意志,自由意志表现为有权选择。

 

之前和一位全职家庭主妇一起喝咖啡,全程她眉头紧锁,不自觉的抿着嘴唇,手一直紧紧的握着咖啡杯,始终都是只坐着一半的凳子。

 

我试探的询问着她最近的生活,她抱怨着老公的漠不关心,无休止的家务,照顾孩子紧绷的神经。这一切都让她随时处在高度紧张的情绪之中。

 

听她说完我安慰道:能够理解你焦虑的生活,这让你精疲力竭,不过现在家中一切妥当,你可以选择当下这半个小时的时间来享受放松的感觉。

 

 

她无奈的说道:无法放松,一会我不得不回家为他们准备晚餐。

 

“你可以选择偶尔为他们点外卖”

 

“虽然我很累,但是我还是得给他们做晚餐,点外卖还是算了吧!”

 

我知道我无法说服她选择让自己更舒适的生活方式。

 

或许换一种选择,她的家人也会因此觉得氛围格外的轻松,至少不会被她的状态所影响。

 

我们走的每一步都是自己选择的,别怪任何人。

 

终于决定让自己快乐,不论这会不会让别人不快乐。

 

我们做的选择,也许错了,我们可以遗憾,可以伤感,懊恼,但决不能后悔,因为那是我们自己的选的路。

 

有权选择不代表可以为所欲为,而是必须为自己的选择买单,这就需要有责任能力,也就是说有责任能力的人才有自由意志,才能人格独立。

 

 

人格独立,并不是站在世界的对立面,宣告与世界脱离关系。

 

是在保有“我的灵魂是谁”的同时,将一部分自己拿出来与世界碰撞,寻觅得一种圆融的方法,最大限度的做真实的自己。

 

愿你先爱自己再爱别人,愿你翻山越岭最终拥有自己。

 

愿你忠于自己,也能终于自己。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谢谢大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