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0.9《教育误区大揭秘:如何科学育儿,让孩子赢在起跑线》

与孩子争吵后,我翻开了心理学课程,开始自我反思:卷娃不如卷自己

今天,我与孩子发生了一场小争执,这让我翻开了团长的心理学课程,开始向内探索。我意识到,与其不断地推动孩子成长,不如先从自我提升做起。

在今天的学习中,我收获了三讲宝贵的内容:

一、教育的两个误区

教育方式无对错。无论是严格的“虎妈狼爸”还是温和的蒙特梭利教育,关键在于我们的行为如何塑造孩子的未来。就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今天的选择,将决定孩子的明天。

知识是力量,但如何运用知识更为关键。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教育真谛。

二、孩子的问题,其实是做人的问题

孩子的问题,如拖延、不爱洗澡、撒谎、缺乏行动力等,这些都是情商的体现。做事需要智商,做人则需要情商。学校教育无法完全替代家庭教育在培养孩子做人方面的作用。

我们理想中的孩子,应该是自信、健康、大方、独立、有爱心、有担当的个体。他们应该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愉快的心情和坚定的价值观。

三、家庭教育的力量

家庭教育能够将问题孩子转变为理想的孩子。我们应该从两面看待问题,比如孩子打游戏、拖延,或许我们可以给予更多的耐心和空间。科学的进步往往建立在对过去错误的纠正之上。

在教育孩子时,我们应该以终为始,思考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我们对自己一生是否满意。如果我们对自己都不满意,那么按照自己的方式培养孩子,可能会重蹈覆辙。因此,我们需要改变养育方式,因为重复的行为只会带来相同的结果。

最终,我们希望孩子拥有财富、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愉快的心情。这些愿望的实现,需要从孩子的情绪和行动入手,因为这些因素塑造了性格,而性格决定了命运。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不要让孩子成为另外一个自己,保持学习,警惕过去思维

2、多正向具体表扬,帮助孩子往前走

3、包容性,不情绪化,好好沟通,帮助孩子过度叛逆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