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不缺的就是偏方!
快到36周了,很多朋友给我推荐茉莉花苞水等传说中利于开宫口的神秘偏方,一片好心我能理解也感谢,可各种各样的偏方既没有理论依据又没有重复性实验支撑,让人如何信服呢?
生产是正常的生理过程,生产速度及宫口扩展情况与很多因素有关,与其将精力无端的浪费在探寻和验证哪个偏方更为有效上,倒不如多学习分娩知识、掌握产程配合、加速产程方盒和减痛技巧上。
对于分娩,新手(感觉自己好像是老手一样。。。)难免会有很多的担心,经常请教的问题时担心受“二茬罪”,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担心让我们一起了解下决定分娩的因素——产力、产道、胎儿、心理
分娩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以上四个要素缺一不可。
1 产力
产力= 宫缩,是一种动力,有也是一种力量,它推动着宝宝来到这个全新的世界。
在我们的认知里,尤其是影视剧里的鬼哭狼嚎。的确,宫缩是能带来疼痛的,但它不是生病,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可怕。
宫缩属于生理性疼痛,疼痛时间短、间隔长,且在间隔期间产妇能恢复体力。它的特点是自宫底和两侧宫角发动,是向下-向内的力量,从而促使宫口扩张。因此说宫缩是生产的第一生产力,一点也不为过!
- 假性宫缩
为了让身体和母体提前适应宫缩的感觉,产妇在34周以后会有假性宫缩的体验。在37周之前,遇到自认为是宫缩的情况,先不要着急,找个舒适安静的地方让自己平静下来,依据宫缩的热点和发力的位置,判断下自己的状态,再做下一步的处理!
2 产道
女性产道分为骨产道(骨盆)和软产道。通常会在33-36周测量骨盆,37周做骨盆鉴定,以为分娩方式提供参考依据。同时骨盆的形状、大小与生俱来,后天很难改变。而骨盆测量、评估又是医生要做的事情,所以产妇们能做的,就是——
保持膳食平衡的基础上,控制好体重,避免巨大儿
产道只是影响分娩的因素之一,并不是决定因素。所以,如果在测量后得知自己的骨盆偏小,只要配合医生的要求,做好体重的监测和控制,顺产的可能依然存在!
3 胎儿
既然说产道不是决定性因素,那么影响分娩最直接相关的因素是什么?
答案是胎儿
- 胎位
记得之前说过,分娩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这个动就体现在胎位上。宝宝的头会沿着妈妈骨盆纵轴不停的旋转,而Ta的入盆姿势(头位、臀位、横位)就是在做娩出的准备。
都知道头位是最合理、最适宜的娩出方式,然而仍然存在着特例。而网上流传的各种矫正臀围或者横位的动作,如爬楼梯、匍匐式瑜伽动作,在医学的角度上来讲,矫正率真的很低,而且需要根据母体的个性来做判断。
首先要确保在矫正钱没有脐绕颈;其次要控制时间,某个姿势时间过久必会引来身体的不适感!最后过早的纠正其实没有病例上的意义,因为ta是活动的呀,只能随ta而动吧。
- 胎儿大小
尽管普及了很多年,正常新生儿的合理出生体重在2500---3999克为宜,但现在还会有人因为生出8斤以上的胎儿而狂喜不止,这既是对母体的不负责,也是对知识和科学的一种漠视!
对比胎位的不可控,胎儿的大小确是在我们掌控之中的。为了顺产、为了母亲和胎儿的安全,请务必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保持合理体重!
4 心理因素
是的,你我都没有经验,之前很多的关于生产的知识不是来自于影视剧就是来自于身边的亲朋好友。现在有了互联网, 更多的讯息更是让你我变的素手无策——那么多专家,我到底该听哪一家?
尽信书不如无书!哪家都要听、哪家都别全听!我们要有起码的知识分辨度,学会筛选出文字背后的逻辑和框架,找出在目前这个学科的最大话语权和最小核心知识体系,树立勇敢、坚强、自信的精神状态,从享受分娩开始,让自己逐渐的强大起来。
分娩只是一个开始,你接下来要面对的,是和你的爱人、家庭共同抚育和养育一个弱小的生命,并教会ta去感知、认识、理解并设法去改变这个世界——这个过程难道不比之前的分娩难上数倍吗?
顺产 = 信心 + 知识 + 方法 + 技巧
你我都可以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