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生活就像一场抛接球的杂耍。这些球,有的叫做家庭,有的叫做工作,有的叫做事业,有的叫做健康……我们总是期望能够把这些球很好的接住,不让它落地。然而这很难,所以我们经常手忙脚乱,但却总是顾此失彼。
为什么总是手忙脚乱呢?
001 事情太多太杂
工作和生活中总是有太多太多的事情,而且有很多事情都非常琐碎,我们常常会做了这个忘了那个,等到想起来的时候又有一堆的其它事情,所以总会觉得每天忙得团团转,但是事情总做不好。
002 信息过载
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发达,我们除了平时需要做的事情之外,还需要接收和追逐各种各样的信息,不断获取新鲜感的刺激,这本身是一个高耗能的行为。而这些信息会让我们更加忙,随之而来的也有乱。
003 压力过大
长时间陷入繁忙的事务,人会对压力产生惧怕感和逃避感,慌乱感正是这种逃避感与自我强迫要把事情做完美互相冲突的结果。
004 体力不支
一旦体力不支,人就无法有效的集中注意力,从而陷入混乱。
那面对手忙脚乱的生活,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001 把身边的事情分类统筹
当事情太多太杂的时候,我们可以把事情进行分类统筹。怎么分类?就是把相同类别性质相近的事情放在一起。如何统筹?就是在做某一些事情的等待时间中可以做其他的事情,比如做家务的时候也可以听书。当然在这之前我们需要先把所要做的事情列出来,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进行分类统筹。
002 对事情进行排序,分清主次
虽然进行了分类和统筹,但是我们仍然需要对事情进行排序,分清重要的事情和次要的事情,对于那些次要的事情可以适当“拖延”。
003 进行断舍离
很多的信息是不需要关注的,很多的事情也是不需要做的,那怎样才知道哪些信息需要关注哪些事情需要做呢?在关注或做之前可以先问自己做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么?为了完成这个目的是否必须这样做?哪些是可以不做的?同时也可以问问自己从长期来看什么对自己是最重要的?而对于那些不重要的进行断舍离。
004 根据精力体力和状态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
我们的精力和体力在每天的不同时段都会有波动,所以可以根据精力体力的状态来调整自己每天的安排,精力体力好的时候做重要的事情,差的时候做轻松无负担的事情,并且形成一定的规律和节奏,不要轻易改变。
最后,生活手忙脚乱一定是我们某些方面的安排出了问题,适当调整便可有所转变。但其实这些调整当中,最重要的是心态的调整,当你总是消极抱怨的时候,怎样的调整也不会改变生活的状态,所以我们不妨换种心态和视角看问题,也许你会发现很多意外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