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
【金句】
1.请记住,做人的时候,要以他人为中心;
而学习的时候, 要以自己为中心。
因为学习是一件自我为中心的事。
所以,学习的时候,多对自己提要求,少对外界提要求,要多帮助自己,少麻烦别人。所有学习的本质,都是自学。
2.学习要超越学习内容本身
【第一部分】
问——
10年后,你想活成怎么样的生活?你想活成怎么样的自己?
答——
三个词:空(无我),爱,知行合一
一句诗: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借用一篇文章里的一段话说说“无我”
和世界发生共振的最好状态,就是“无我”。
为什么“无我”的状态,会是最好的状态?因为当“无我”发生的时候,当你不给自己设任何限制的时候,当你的边界和防线消失的时候,这个时候,你跟大自然的能量,跟这个宇宙的本质,是最接近的——宇宙是无私的,大自然是不加预判的,它们对每一个人,都有充分而平等的给予:
宇宙和大自然会给你同样多的阳光,空气,雨露等等。
它们不会因为你有什么特权,或是有什么缺陷,就多给你一点,或少给你一点。
当你无我,就会无私,你就是这个宇宙,这个宇宙就是你。匮乏和恐惧也自然消失了。
另外一个角度是,连“我”都没有了,“我的恐惧”便无所依存。你有没有想象过,一个没有任何恐惧的人生,会是何等精彩呢?
【第二部分】
【知识点】
有些人在生活推着他转的同时,抓住生活给予的每一个机会。
这句话让我想起《混乱》书中有这么一个故事,是这句话极好的解读:
【故事】
爵士乐演奏钢琴演奏家基思,他被一个欧洲的小女孩请到了欧洲去做一场表演。
现场卖票卖出去1400多张,因为钢琴家很有名,所以就卖掉了。
结果钢琴家演奏前一天去看演奏场地的时候一看,发现这个场地很破,而且那个钢琴很糟糕,不是那种大的三角形,给他搞了一个小琴。同时还发现钢琴竟然还有很多键是坏的。
钢琴家看到这样的情况,说不演了,然后转身就出去。
那小女孩17岁,很年轻,第一次组织这么大型的活动。那天下雨,小女孩在雨里追着钢琴家的车,一边追一边喊:请你留下来,留下来。
钢琴家有点心软心软,觉得怪可怜的。就把车停了下来,就跟那个女孩说:“那我明天帮你演,但是演砸了,你可别怪我。”
然后这场演出进行了,有1400多人来听,听完了,结果是什么呢?
就是当天晚上演出的那张唱片被销售了350万张。这是爵士乐,有史以来畅销第一名的唱片。
原因是什么呢?就是没有人见过一个演奏家如此有激情的弹奏。
为什么有激情?
因为那个琴太小,声不大。钢琴家只能站着弹,而且钢琴家每一下都是狠狠的砸向那个钢琴。
跟他以往的弹奏风格完全不同,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于是创下了爵士乐销售史上的冠军。
【启发】
作者借用这个故事作为前言,说:我希望这本书成为各位生命中的这个小女孩——当你再次面临整洁、秩序等诱惑时,它会给你提个醒:不如接受适度的混乱或麻烦,也许会有惊喜
这次的疫情。不就是适度的混乱或麻烦吗?你遇到惊喜了吗?总之,我是遇到了。
【第三部分】
复盘那节早课很多的收获,干货很多,要多复习几次。要去用在生活里才能好好消化。
其中的GROW法则,发现和师父教过的CP术很像
【CP术】
①确定目标:怎么样的结果是你满意的?
②反映真相:我做了什么?我没做什么?有效行为是什么?无效行为又是什么?
③心态迁善:我都还没做,怎么知道不行?
④行动计划:我还有什么可能性会做到?什么时候去做?
【感悟】
这个世界其实是套公式的世界,就像游戏一样,它有它的游戏规则,遵循规律,透过正确的方法,加日积月累的做到,可以做成任何一件事
【第四部分】
课程最吸引我的一点是:
知识点和知识点之间的融合应用,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讲课背后的逻辑,思维
【第五部分】
我的变化:
一句话:我的作业都是我的变化
一段话形容:
从知道做到了,真正的学习在课后:根据课程的知识点做无限的延伸,在延伸的过程反过来又更好吸收课程的知识。由点到空间的学习。
举个例子:
1.一个点(砖头=知识点)
2.可以延伸出或连成线条(房子设计框架=内容框架)
3.再由线去形成面,由面构建一个空间
(文章/一本书=一个房子)
【第六部分】
成长点:作业要在当天10点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