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年底,江苏银行开始代销中信证券红利价值,近日,前期发行过的国泰君安君得鑫又在完成改组后重新上线。这两款集合资金管理计划都是从之前的券商小集合改为了公募化产品,销售起点降低,也没有了合格投资者的要求,虽然考核上属于私行产品,但是实际上投资门槛已经和一般的公募基金相差无几。
近期理财经理刚刚经历了博时产业新趋势的首发,马上又要准备募集广发招泰了,对于新基金应该不陌生。新基金一般都会有三个月的封闭期,确定的封闭期对于基金公司而言意味着确定的管理费收入,对于银行而言意味着确定的尾随佣金。如果一个封闭两三年的,而且可以上量的基金,那对于基金公司与销售渠道而言,都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对于渠道而言,首发卖的好,也将增加自己在后续产品托管、代销手续费等谈判中的砝码,这也是为什么各家基金公司和银行都对首发规模的重视持续在提高。
封闭期也就是产品的建仓期,这期间一般来说一定是一个逐渐加仓的过程,因为在封闭期结束时,产品必须要达到合同中规定的仓位。如果是封闭期内,市场是一个阴跌的过程,又不能减仓避险,那在产品打开时,净值一定比较难看,这个时候理财经理的维护压力肯定不小。如果是封闭期内,市场是一个上涨的过程,那么产品也很难超过同类型建仓已完成,全仓位享受上涨行情的产品,甚至由于手续费的收取,费后收益不如银行理财。这也是为什么部分理财经理不太愿意卖首发基金。
中信红利和君得鑫,均是老产品新上线,对于行里的重要性同首发产品一样,但是产品仓位一直都在,客户不需要再等待建仓了,投资经理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控制仓位,在年前主动减仓,应对不确定的春节假期扰动,年后再加仓。这是建仓期的权益类产品比较难实现的。

没有建仓期,但认购产品后逐笔有锁定期(中信红利1年,君得鑫2年),这个有点类似于定开基金,只不过定开基金一个周期后只开放一段时间给投资人赎回,而这两款产品锁定期后每个交易日都开放赎回。有锁定期对于我们获得中收当然是一个利好,而从客户端的角度看,对于非专业的投资者来说,择时也是非常困难的,追涨杀跌在所难免。从客户维护的角度也是如此,2月3日市场大跌,仅无锡分行当日赎回的基金就超过3000万,我想对于这部分赎回的客户,理财经理后续再要营销权益类产品,难度肯定会增大。在2月3日的私行短评中,总行建议要以更长远的眼光看待市场,应坚定持续通过基金、资管分步建仓。市场在大跌后,用七连阳修复了大部分失地,在2月3日第一个交易日就赎回的客户,也就错过了这一波反弹,如果是在锁定期内,也就没有这个遗憾了。
其次,这两个产品固定管理费均为年化0.6%,相较于公募基金是比较友好的,但是产品有超额业绩报酬的设计,这个有点私募的味道了,公募化产品用的不多,但我倒是觉得比较好,这样可以鼓励管理人真真正正把产品做好,而不只是一味想着把规模做大,躺着拿固定管理费。
最后还是做一些风险提示,产品虽好,但也不要堆大单,权益类产品在客户总的金融资产中的配比要根据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而定。由于有锁定期,如果客户有潜在流动性需求,金额上可以少配置或者推荐优选的基金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