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央八项规定不是五年、十年的规定,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违规吃喝作为“四风”顽疾之一,严重侵蚀党的肌体,损害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是作风建设路上必须坚决攻克的堡垒。近日,福建省委书记周祖翼也强调要把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为全省作风建设指明方向,这对基层工作开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近期,中央印发了一系列关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特别是违规吃喝方面的典型案例。如,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刚刚启动部署之际,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委原常委、政法委原书记李献林等人公然组织违规聚餐饮酒,甚至导致1人死亡,造成极其恶劣影响。再如,海南省委通报了文昌市生态环境局一级主任科员肖强等2人违规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等5起违规吃喝典型问题,这些案例均发生在学习教育期间,凸显部分党员干部对纪律规矩的漠视。
违规吃喝绝非小事小节,其背后潜藏着巨大危害。从党性修养看,作风问题本质是党性问题,违规吃喝反映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动摇,政治意识的淡薄。台上大谈学习教育,台下却沉溺于酒桌饭局,搞两面派、做两面人,严重损害党的形象。从廉政风险讲,违规吃喝极易成为腐败的“导火索” 与“催化剂”,在推杯换盏间,容易滋生政治攀附、权力寻租等问题,进一步污染政治生态,破坏社风民风。而且,违规吃喝还可能衍生酒驾醉驾、赌博等违法犯罪行为,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造成威胁。
在基层,违规吃喝的表现形式多样且隐蔽。有的通过“吃公函”“吃食堂”等方式,打着公务接待的幌子,超标准、超范围吃喝;有的“吃老板”,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搞利益交换;还有的“吃下级”,借调研、检查之名,让下级单位安排高档饭局。这些行为不仅浪费公共资源,更严重影响基层政府公信力,破坏干群关系。究其根源,一方面是部分党员干部心存侥幸,被“小事小节论”“影响发展论”“行业特殊论”等错误思想误导,认为吃点喝点无关紧要,甚至将违规吃喝当作工作“润滑剂”;另一方面,部分地区和部门对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监督存在漏洞,执行制度不严格,对违规行为惩处力度不够,未能形成有效震慑。
基层纠治违规吃喝顽疾,要多管齐下、标本兼治。首先,要强化思想教育,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论述作为学习重点,结合本地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引导基层党员干部深刻认识违规吃喝的危害,筑牢思想防线,让纪律规矩入脑入心。其次,要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规范公务接待标准与流程,明确界定违规行为,堵塞监管漏洞。同时,要加大监督执纪力度,纪检监察部门要主动出击,创新监督方式,采取明察暗访、大数据筛查等手段,对违规吃喝行为露头就打,对典型案例及时通报曝光,形成强大震慑。此外,还要发挥群众监督作用,畅通举报渠道,鼓励群众参与监督,让违规吃喝无处遁形。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纠治违规吃喝顽疾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基层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严守纪律红线,以优良作风投身工作,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筑牢作风建设的思想防线和坚强屏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