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读战友的文章《总给你发这3句话的人,一定很爱你》,里面讲说:世间情话再美,都比不过烟火气十足的这三句---1. 你吃饭了吗?2. 放着吧,我来就好;3. 没事,有我在。
一下子被击中心灵。
可当时脑子里却只剩下一句:“这三句话听了近20年,痛点落在‘我不配’上”。
是不是还挺悲哀的?!
01
回想这些年的经历:
上学时,努力学习,得到各科老师的关注,却觉得自己何得何能。
于是内心惶恐,总出各种状况让老师失望;
毕业后,申请到一个令同学们都羡慕的offer,也常常被领导委以重任。
潜意识里却总有一个声音:估计领导不了解实情,我做的都是最基础的工作而已。
最终,在朋友的不解中,在自己不断的内耗下,选择了辞职在家。
婚姻里,队友对我百般包容,我却总在琢磨:他到底爱我什么?要身材没身材,要脸蛋没脸蛋,要本事没本事,脾气倒是不小。
于是,常常各种作妖,分分钟想要毁掉他对我的好。
生活中,总会遇到待我真诚、无偿为我、认可我的朋友,
而我呢,依然是:我没有那么好,你们肯定被我骗了,于是,从不主动往关系账户里储存感情......
即便不停地有人告诉我:“你是看不起你自己啊还是看不起我们啊?你当我们这么多人都傻啊?你能同时骗过这么多人待你好,那也是你的本事,好不好!”
我却依然能感觉到内在那个“我不好-我不配-得不到才是正常的”的声音不停地回荡。
听起来是不是很荒唐?
但据我所知,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故事也同样发生在很多人的身上。
为什么会这样呢?
很大程度上与早年的经历有关。
02
写下这篇文字的时候,幼时的经历不断地在脑海中盘旋......
幼年因为各种因缘际会,我被辗转寄养在姨妈、舅舅、姥姥家,虽然她们待我都不薄,自己却始终活在飘零中。
那时听的最多的一句话便是:“你得懂事,得听话,得孝顺,别给大人找事儿。”
受了委屈找父母诉说,爸爸沉默,妈妈无奈;
被冤枉给男生写情书,许久没来看我的父母见到我就阴沉着脸,第一句话便是:“你咋这么不让人省心。”;
表妹犯了错,是我这个姐姐没做好带头作用;
在学校升旗仪式上被公开表扬数次,没有人分享我的快乐;
......
于是,原本开朗活泼的我,越来越沉默,越来越小心翼翼,越来越讨好,越来越觉得自己什么都不配。
时间久了,这些情绪也成了自己压箱底的东西,任由它们落了灰、上了锁,好像不去触碰,它们便不存在一样。
而今天不经意间一下子被拎了出来,才知道它的影响之深,威力之大。
03
阳明心学告诉我们:“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既然看到了事情的原貌,那想要逆风翻盘,该从哪里开始呢?---爱自己。
想要迎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不妨从练习“应得感”开始。
1)接纳自我。
说到底,我们和这个世界的关系,终归是我们和自己的关系。
而自我并不是平面的、单一的,它是立体的、复杂的。
列出与之交往的人中吸引自己的那些特质,相信我,这些特质你身上也有。
学会发自内心的欣赏它们,悦纳它们,并通过镜子练习告诉自己:你就是这样一个...的人。
当然,对于自己暂时看不上的那些“缺点”,也不要苛求自己,告诉自己:“总得给别人活的机会啊!”
2)认可自我。
找到一件自己的兴趣爱好,那种能让你沉浸其中、不被打扰的类型,然后持续地去做(哪怕它是“无用”的)。
同时,做的过程记录下数字,这个是自信心累积的有利方法。
比如,我写感恩日记784天,文章码字近70万等,这些都在帮助我按自信心的确认键。
3)勇敢试错。
《玫瑰的故事》结局了,黄亦玫身上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她敢爱敢恨,不怕犯错,在每一段关系里都尽情绽放。
的确是这样呢。
人生本就是一程单程票,何不在规则的范围内带着游戏的、好玩的心态,勇敢地去拓宽人生边界呢?!
4)记录成功日记
《小狗钱钱》里讲到的成功日记,是特别棒的给自己按确认键的工具。
但凡是那些答应自己要做的事情,努力做到,并把这些阶段性完成的小目标记录进日记里。
心情低落时,随时拿出来读读,以提升自己的能量。
【写在最后】
“存在即合理,存在即有价值”。
人生在世,别让曾经的发生障碍了你前行的脚步。
愿我们都能抬头看到星光,活出自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