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此方法适用于大部分非虚构类书籍。
为什么要学会快速阅读?
- 快速阅读是阅读方式的一种;
- 快速阅读可以是精读前的一个步骤;
- 快速找到一本书的最大价值点;
- 阅读速度提高了,理解也会更好。
阅读前,你需要摆正心态
- 丢掉对书本的敬畏感,不要把书当成祖宗的牌位供奉起来;
- 有的书只需要速读,快速翻一翻;
- 带着问题去读书。
孙悟空是怎么学习的呢?他找到菩提老祖。
老祖问:你想学什么?学算命?
悟空:能长生不老吗?
老祖:不能。
悟空:不能不学。
你看,你也要做一个悟空一样的学生,学习是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
如何选一本有价值的书?
- 看书名、封面介绍、序言;
- 看目录;
通过目录可以直观地看到作者要讨论的主题和结构,这也是后面阅读需要反复看的部分。就像你穿越丛林时指引你的地图。 - 看有价值的书评
什么是有价值的书评呢?
能提供本书额外的信息,能够给出哪里好哪里不好的论证。有的书评很简短,但是提出的问题引发了你的好奇心,让你带着问题去书中探索,这就是价值。
如何在30分钟内读完一本书?
- 找关键词
非虚构类的文章在写作时,作者总会列出一个大纲,包含想要说的事情和要表达的观点—这就是关键词。
关键词一般在一个段落的开头,也有一部分在结尾。
另外就是,在转折词之后,作者会表明观点。比如“然而”、“但是”、“不过”…… - 找概念
- 你不认识的新概念
作者用了一个新的词解释了一个大家经常见到的现象,比如锚定效应、联合评估、黑天鹅…… - 你不够重视的旧概念
作者把你熟悉的一个概念,提升了一个高度,引发你的思考。
-等待替换的概念
作者试图用自己的论证说服你,你以前的观念是错误的、片面的、可以重新解释的。
一种现象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解释,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你在看待一个事物的时候,很可能第一反应存在好几个相互对立的观点,但是你依然按照自己相信的那个观点去行动,这就是自由。
精读:以输出为目的
- 做笔记、写感想
“不动笔墨不看书”,记录下你看到的重点,写下精彩部分的感想。你得用自己的话“缝”一下,知识才是你的,否则只是孤零零的信息。 - 输出:写作、演讲
如果你持续地写笔记,你会发现自己对信息变得很敏感,你会有一种想要给别人表达的冲动,这时候不想输出都很难。
有一个比例是这样的,输入:输出=10:1,输入多了,输出自然会增加。
-建立素材库
平时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文章、精彩的段落标记出来,记下自己的想法,定期整理,这就是你的素材库(兵器库)。
怎样成为快速阅读的高手?
希望本文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