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会憧憬着这样的场景:在单位可以事业有成,受人尊敬,升职加薪;回到家里又有充足的时间陪伴家人,做很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多么完美的人生状态,这不就是传说中的“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吗?是的,这就是很多人追求,然终不可得的“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亚太地区最大的求职网站jobsdb,曾经访问了近6000名求职人士。结果发现:“能够保持工作与生活平衡”是他们考虑新职位的第二个重要因素,排在第一的是“薪金和报酬”。
可见,追求工作与生活平衡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认同并且推崇。
然而,现实中能做到吗?看看这两个小例子。
冉冉,一个刚生完二胎的宝妈,产假休到2个月就回单位上班了。因为她担心,如果休完6个月产假再回去,也许她的职位已经被别人替换了。
李君,一个8岁孩子的父亲,也是一家公司的部门经理。孩子自上幼儿园后,他一次都没有接送过。不是不想,是真的腾不出时间,每天为工作都忙得焦头烂额。
其实,工作与生活是无法平衡的,只有取舍。因为时间是固定的,你要做A,就很难顾及B;你花更多的时间在A上,就只能花更少的时间在B上。
当你在追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时,你实际上是想追求更多生活的时间。所以,我们不需要苛求能做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但我们可以学会让工作与生活能和谐共处。
01 发挥单位时间的价值最大化
既然一年、一个月、一天的时间总量是固定的,那我们要想得到更多,就只有提高单位时间的使用价值了。
工作上,我们可以想办法提高工作效率,让自己早一点下班。比如改掉每10分钟就拿起手机看看的习惯,比如学习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的各种方法和工具。
生活上,我们要学会爱,学会享受生活。下班回家,一身疲惫,如果再加上在公司受了委屈,情绪就容易烦躁。这个时候,一定静下心,用心去体会爱,用心去享受回到家后的生活。否则你就容易“把最坏的脾气留给最爱你的人”。
家是爱的港湾,陪孩子一分钟就要给孩子一分钟的爱。如果你一看到孩子不听话,就训10分钟,生气30分钟,那给你再多的时间,你都会觉得没有在享受生活。
02 做好时间切割,在一段时间内重点兼顾其中一方面
在做好自己的职业定位与职业规划后,可以尝试将时间切割。
比如职场女性,职业发展前面5年,可以专注于工作上的提升,然后结婚生子,安心做好家庭的后盾。待孩子上幼儿园后,再入职场拼杀。
我有两个MBA的女同学,就是因为计划未来2-3年重心要放在家庭上,才选择读MBA。
不得不佩服她们的睿智,怀孕时备考,孩子该上幼儿园时刚好MBA毕业,也拿到了更好的职业发展筹码。
03 给自己的人生做减法
首先就要减掉自己的一些欲望。
人有时候太累,就是因为欲望太多。什么都想要,得到了这个,就想着那个。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一定要聚焦在自己最擅长的、最有可能达成目标的事情上。
其次,减掉无效的社交。
很多人成天参加各种社交活动,每天沉浸在这样的梦幻里:昨天认识了哪位老总,今晚又要和某位领导吃饭,哦,对,前晚一起喝酒的赵总还是我老乡......
试想,这样的社交活动有多少是有意义的呢?如果你在别人眼里连利用的价值都没有,再多的社交也没有意义,纯粹浪费时间。
04 依靠团队,不做个人英雄
没有完美的个人,但有完美的团队。职场中,无论你怎么厉害,都不要逞个人英雄主义。如果你是领导,该授权就授权。如果你没有下属,要学会借力,学会和同事合作,达到“1+1>2”的效果。
董明珠从4月24日到6月1日,一共做了4场直播。销售额分别是22.5万、3.1亿、7亿、65.4亿。差距为什么这么大?
因为第一次,董明珠是一个人在战斗。最近一次完成65.4亿的销售额,是和全国千万经销商一起战斗。这就是个人力量和团队力量的巨大差异。
所以,学会依靠团队,让目标实现更快一点,更容易一些,也就有了更多可以用来生活的时间。
当然,除了以上四个方法,我们也可以找一家推崇“工作与生活平衡”的公司。
这样,你每天早上可以带着宠物去上班。
工作累了,就去休闲区喝喝咖啡,或者躺在按摩椅闭目养神。
想运动了,就去健身房撸撸铁,或者一头扎进碧绿的游泳池里游上三五个来回。
对了,还有全托的幼儿园,下班刚好把熊孩子带回家。
哎,想不出来了,这样的公司毕竟可遇不可求。
最后,提醒大家,最重要的是让自己变得很牛。
你越牛,公司越离不开你,你就越有自由支配的时间。
你越牛,就有越多的机会在等着你,哪个更注重生活就选哪个。
你越牛,就能挣越多的钱,钱够了,就去寻找自己想要的生活吧。
看完了,你还追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