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九零后代表性诗人诗赏析(下部)

按:当代九零后代表性诗人诗赏析这是我写作的一个计划,原先打算写上一百多位的,但写到这里我放弃了,只写了五十多位,原因是找不到个性鲜明的作者,当然,也对我之前的言论八零后,九零后已成为诗坛主力产生了疑问。今天我试着把时间轴拉长了看发现年轻的写作者还没一位成型的,于是我只有作罢了

阿牛静木:诗人,诗评人。

暮色过柯寨

—————读程川诗

程川:九零后,现居四川。很明显程川是属于那种综合性的诗人。笔者曾在一篇小短文中说过“综合性”这是当下汉语诗歌发展的一个趋势,尤其在八零后、九零后诗人群体写作中。这当然是好事说明汉语诗歌正在其内部机制规律向前康健的发展,这也说明这几代写作者相比较前辈诗人们普遍的起点是比较高的。汉语诗歌从发韧,颤变正走向成熟。但是这个世界上任何一种语体的诗歌走向成熟,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例如德语诗歌,他是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支付,最终才走向成熟,而在这其中不仅仅是诗歌这一艺术形式在发展,而是其他艺术形式的发展,比如说心理学绘画建筑学等等方面的艺术形式的发展,为人们的审美能力发生变化做好了基础,这才促使诗歌这一艺术形式得到了实质性的飞跃发展,反观我们今天社会各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解放,人们对于艺术的认知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所以说汉语诗歌也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不同以往以往的变化,外在形式大于内在的本质,而现在是在汉语诗歌的内部正发生者裂变也就是正在走向某种成熟,当然这一过程也是艰难的,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唯有翘首期盼者。回到陈川的诗歌,刚才说了,他是一位具有综合性质的诗人,我们可以在他的绵密的修辞上,诗歌的语言质地上看出了,他非凡的诗歌统摄能力。他的诗歌通过细微的观察和独到的审美能力,把内心的生命体验,尤其是那些复杂的、深刻的用自己独有的方式表现得出来形成了生命的一种参照纬度。下面我们就来看一首他的诗歌:菜地里/几根木棍支撑起倾斜的光线黄昏慢慢漏下来滴在合拢的那本书封上/故事有些斑驳/她写到母亲的失踪/就像这样一个傍晚星星还没有升起来/大地像是一张撕裂的布匹/那条通往县城的公路随之模糊起来/浮在瓦砾上的余晖抽空了她细碎的等待/在等身后镂空的声音吗/带着滚烫的哭腔沙哑/焦急……像风按住扬起的尘埃/平静微微荡漾多少个傍晚/只敢蘸着月光读这一页凉凉的/“自此/再未相逢而这么多座热闹的城市/她究竟流落何方?”没人给出答案抬头时/黑/棱角分明青山守着沉默的轮廓/她有起伏的美也有黯淡下去的忧伤<暮色过柯寨>。这首诗歌很明显是诗人黄昏时经过柯寨这个地方时的所思所想,和内心的体验,我们都清楚,其实诗人和普通人之间的感悟是差不多的,但是诗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能用语言写出那些不能言说的事物,复杂的生命体验。首先这首诗歌也不例外,他写了自己路过路过某个地方的生命体验。但是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能用绵密的修辞,表现出属于个体的生命经验,比如说这首诗歌他的最终指向是诗人的内心,也就是自省。除外,我们再来看看这首诗歌的一些外在形式首先意象,貌似很普通,但恰恰是这些普通的意象通过诗人的艺术构造有了一种近乎魔力的魅力,这一方面体现艺术的张力也表现出来诗人丰富的想象。这才是体现一个诗人才华的地方化腐朽为神奇。我们在看一下这首诗歌,这首诗诗人营造出来了一个很普通很常见的画面,也就是一般我们我们认知里面的艺术构造他的魅力之处,也就是他的独到之处就在诗人的表现手法。其中木棍乡村黄昏是很常见的,但是诗人通过自己卓越的手法是这些平常的事物增添上的一抹神奇的力量,使得整首诗灵动了起来。这也看出了诗人对于处理诗歌,体裁的一些综合能力。

20240106

自我修复

—————读陈辉诗

陈辉:90后,成都人,四川省评论家协会成员,现为文学专业在读博士生。写诗,写评论。出版编辑诗集多部。陈辉的诗歌属于那种自足性的写作,需知这种“自足性”是任何一个优秀诗人写作的最终指向,也就是诗歌写作的系统性,每一首小诗便是一个新的生命源,最终汇成母源体。在我看来这样的写作是需要一种史诗般精神向度和魄力的。偶尔一两首根本看不出一个诗人写作的质地,需要系统深入了解其诗歌写作的本质,事实上古今中外任何一位重要诗人,我们在研究、走入他时,不仅仅会阅读他的诗歌还会了理他的理论、日记、回忆录等等。这样才能更好的了解一个诗人他所呈现出的精神世界,那些复杂而又深刻的情感体验……。当然,我举这些例子并非想说明什么而是想佐证这种写作机制的意义之处,尤其在当下这样的写作生态里,当然,这也更加凸显出了诗人陈辉这种写作的重要性。如果我们仔细阅读陈辉的诗就会发现他的诗具有一种非常强的探索性。首先在题材上呈现出了一种系列式的写作其次内容上绵密、复杂性、包容性,下面具体来看一首诗:我们知道太阳是临时的,以租赁的方式/支配整座生命花园。阳生植物及时地/汲取光亮而我们没有必要到第二天清晨/自动获取。有时,会因为一些奇怪问题/变得肢体僵硬,我们灵活起来/的方式有限:靠一堆机械器具或是/一座自动滑梯(它们有效地组织童年梦境)——试着掌握一种非文学的方式

修复自我也不是那么难以让人接受《自我修复》。一、这也是系例写作之中的一首,和他的大部分诗作一样很短或者说是另一种小长诗。二、语言。诗人在语言上可以说也是别具一格,或者说采取了一种陌生化的写作策略。三、想象力。想象大胆,诡橘。…………。这是诗人诗歌写作的一些基本的体征,除外我们还应该认识到诗人诗歌写作的丰富性及鲜活性。

20231230

致侯乃琦

———读侯乃琦诗

侯乃琦:九零后,重庆人,重庆大学硕士,从事插花艺术。著有诗集《镜里水仙》《美学装置》。曾获扬子江青年诗人散文诗奖,重庆青年诗人新锐奖。我喜欢侯乃琦的诗歌,是因为她不是一位为诗而诗的写作者而是一位用生命在写作的诗人,当下很多写作者要么是为了发表要么为了其他目的而写作,总之像侯乃琦这样纯粹的年轻写作者非常少见的。除了这一点之外,还有就是她的诗歌写作在当下九零后之中,尤其在女诗人之中也是别具一格的,甚至我们在读他的诗的时候,能感受到一点点当下诗坛比较稀缺的诗歌写作品质,粗粒,野性之美。可以说有很强的辨识度,有他的精神谱系,比如读了她的一首诗之后,我还想了解他的所有作品,因为她的诗歌写的是她自己的生活,她对于生命的理解……,而不是对当下诗歌语境的模拟,是真正的在创造,因此我们再读他的诗歌的时候,我们会感受到诗人的呼吸她的灵魂,这才是诗人侯乃琦诗歌写作最重要的品质也是她的独特之处。除开这些,我个人觉得诗人写作最有独特之处,就是她的语言魅力。怎么样?理解我在读了他的大部分诗作之后在里面感受到了一种隐形的压力,或者说是反抗,桀骜不驯,他对于现实的反抗生活的反抗,以以此形成来自己诗歌内部的一种张力,甚至读不到一些被打磨来叫为精美的句子,从而形成了她个体的语言特点。现在我们来看一首她的诗歌:上一个这样写诗的人已经死了/你也得意不了多久/女人之间的嫉妒/在新装修的屋子弥漫/冰冷的落日照在墙上/造成严重光污染/自委身于诗/我一次次原谅/那些习惯性离异的人/罪恶的伪文本把我彻底带飞/不经意的玩笑/对人性的亵渎/多么骄傲/炫耀少量脂肪带来的性感/远方/面黄肌瘦的儿童/只剩一双水灵灵的眼睛/无论看客觉得是否美丽/请保持自恋/吞下乌云和黑暗/胃遭遇抢救/病床前/几个人对着我拍照/向外界发布新闻/备受瞩目的时刻/我对死亡肃然起敬《致侯乃琦>。这首诗歌很明显是诗人对自己的独白,或者说是对自己内心深处的一次触摸,是人假借他人之口表达出来,对自己生存处境的思考,以及对于诗人的看法,但在这一过程之中诗人难得可贵的是不落窠臼,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生命经验表达出来对万物的看法对现实的看法,所以说其中的语言思想都是比较鲜活的,他不是别人的,他只属于侯乃琦,这一表现出来他诗歌写作的独创。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是她那些较为凛冽的诗句就像一把尖刀,锋芒但又内敛,绝不拖泥带水,干脆、果敢的语言,形成了一种气势,一种只属于诗人血肉相铸的文字风格。20240106

古道

———读谢恩传的诗

谢恩传:笔名苏慨,1999年生于云南腾冲,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谢恩传的诗歌非常有特色,或者说个性十足,这里面的特色更多的指向于他的诗歌写作世界,生命底色。事实上你很难说他的诗歌写作属于哪一类?倒不如说这就是谢恩传的诗歌写作方式,他把自己的诗歌写作延伸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领域以此形成了自己创作一种取之不尽的精神宝库,使得古典文学在他的创造之中,又发生了一种可能或者说复活。在这一过程之中,我们应该清楚诗人的独到之处,他并没有直接把古典文学复制过来,而且是接通了一种文脉,使自己的诗歌写作变得更加的厚重起来,他人是现代的用一种全新的审美方式,用一个现代人的角度重新去审视我们的传统文化,赋予来一种全新的力量。使他的诗歌写作呈现出了一种不一样的艺术生命力。这对于诗歌本质来说无关大雅,但对于未来的汉语诗歌来说不失为一种可能,有意义的探索。这是谢恩传诗歌最大的亮点,但是我们在承认这种写法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其中的不足之处,著名法国哲学家沃里格曾在空间诗学里面提到过,如果我们过分的看重诗歌的想象空间的话,必然会导致思辨性的不足,也就是无法抵达一首诗歌的本质,或者换一种语言来说,也就是诗歌纯度他的承担,从这方面来说,这就大大的减少了诗歌的社会性艺术性,从而增强了它的娱乐性,这点我们所有人都应该有所警觉。下边我们还是来看一首他的诗歌:自薛涛井往前百步/古桐叶无端地付于春风/枇杷巷不知在何处/唐代的城市舆图上/自我流放的人已经换了灰色道袍/隐居在望江楼/锦官城也没有得到时间的薄幸/转眼便在宋砖古道捡到一枚碗莲种子/这些建在废墟上的胡同/侧留着各个朝代的痕迹/从而宽窄/远照烟雨/有歌女/诗人/书生的半部历史/也有一代又一代平民生命的真诚<古道>。20240106

给五十岁女人拍照

————读李柳杨的诗

李柳杨:女,90后,生于安徽。诗人、小说家、摄影者。幼时学习过音乐、民族舞蹈和油画。李柳杨是一个非常具有个性的诗人,尽管目前我只读了他的少部分作品,但丝毫不影响他在我心目中的重要位置,有些时候诗歌写得多,还不如写出几首重要的作品,而李柳杨恰恰就是这样的诗人,你把她的诗歌放在整个九零后诗歌生态中来考察也是显得那么的鲜明。她的诗歌大胆、热烈、人性,但又不失其艺术涵养。有些时候衷于自己内心是很难的尤其在诗歌写作之中,这就涉及到一个诗歌本源的问题但在这个小短文之中,我们就不跑远了,还是回到我们诗人的作品。宽泛的来说她目前的诗歌写作还是可以把它定义成女性写作或者说女性意识,但她的写作相比较于前面的女性写作更加的彻底,她不在畏手畏脚而是彻底的把自己的内心的想法呈现在的读者面前,这是需要一番勇气的,也是写出好作品的前提,但我们必须要说明的是她的这种写作并不是用人性的欲望来博取读者的兴趣,这一方面也体现出来他的克制,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了她的内省,对诗歌的把控,下面我们来看她的一首诗歌:被河流般的阴茎开垦了三十年/她的身体全部松弛了下来/她对我说没有什么能使它再激荡起来/肚皮上一圈一圈儿的肉叠在一起/如同河底堆积的淤泥/曾经坚挺的乳房已变成垂顺命运的眼睛<给五十岁的女人拍照>。阅读完过后,我们并没有感到一丝丝的肉欲感,相反是一种生老病死的无奈,生命的本质,人性的回归。20240107

夜的狂想曲

————读池渊树诗

池渊树:本名黄少炳,男,汉族,1995年生于广东汕头,现居惠州。初读池渊树的诗歌感觉有一种臃肿感,意象与意象之间过于绵密,密集使得整体诗歌空间过于狭窄,使得原本的诗意无法得到体现,但这些都只是表显,只要我们多读几遍,深入其诗歌的内核就会发现其中的奥密。首先、在意象上。不言而喻池渊树是个使用意象的能手。我们都知道在诗歌写作中意象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承担”,当然,这是我所理解的,在一首诗中只有诗人赋予它一定的情感然后加之一定的技艺,它才能得到最大的释发,起到应有的作用。然而在诗歌中如果处理不好这一点那就会变成一堆没生活的词语,但池渊树就处理的极好,密集的物象并没有成为诗人诗歌写作的承担,反而为其诗歌写作拓宽了一定的深度。有点像北欧诗人们的艺术手法或者说吸取了其写作中的宝贵之处。下面我们来看一首他的诗: “夜才刚刚开始/你就把自己埋得那么深了”/转动冰冷的指环怯懦的月光都躺在了床上唯有今夜/我们大胆地爱着奉行燃烧的信仰/让火焰变得具体/猫是今夜唯一流动的预言蔷薇的血中/灼热的/唯美的神动了情/奏响了他的愤怒与渴望这小小的/幽蓝的星光不会熄灭/午夜的复仇/就是简单而重复地陌生着/云翻滚/涨潮——<夜的狂想曲>。这是一首非常有意思的诗歌,全诗处处在写性爱之处,但处处没有言及性爱之字。当然,也不排除这只是诗人的一个想象,由标题而得,且不管这些我们还是先看正文,首先诗人引用了一行诗,用一个“深”字表达出了自己的决绝,或一种精神上的颓废之势后用“具体”两字写出木已成舟之事,但诗人并没有明说只是用意象的方式指代,更加为这一过程增添上了一种朦胧的意境,这种写法一贯而之,最后也没有表露什么,只是说出了一种元生命本质。这种写法差不多贯穿了他的写作,不再具体,只是一种延伸,带领着读着进入词语的腹部。20240106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